[1] 窦永香,王帮金,方倩.基于Web of Science的本体和社会化标签关联研究的进展分析[J].情报杂志,2014(6):172-178.
[2] 刘光阳.CiteSpace国内应用的传播轨迹——基于2006-2015年跨库数据的统计与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7(2):60-74.
[3] 薛娟.基于社会化标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0,26(11):90-93.
[4] 刘向红.大众标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中的应用[J].图书馆建设,2014(12):39-42.
[5] 沈奎林,邵波,卢明.标签云在学术资源揭示中的研究与应用——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3,33(3):36-42.
[6] 毕强,赵夷平,孙中秋.社会化标注系统资源聚合的实证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5(5):30-37.
[7] 陈婷,胡改丽,陈福集,等.社会标注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模型研究——基于标签主题图视角[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3):63-70.
[8] 冯倩然,吴丹.社会标签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1):88-92.
[9] 郑燃.基于Folksonomy的图书馆信息组织应用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1(4):19-23.
[10] 林婷.基于经典扎根理论的我国高校图书馆Folksonomy管理机制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6):60-67.
[11] 窦玉萌.基于网络协作标注的标签消歧方法述评[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26(3):27-32.
[12] 祝贺.标签本体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3,23(14):105-107.
[13] 白华.利用标签-概念映射方法构建多元集成知识本体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7):127-133.
[14] 白华.大众分类本体与知识组织系统融合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0):53-59.
[15] 滕广青,毕达天,任晶,等.Folksonomy中用户标签的语义紧密性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12):48-54.
[16] 李慧宗,胡学钢,何伟,等.社会化标注环境下的标签共现谱聚类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 2014,58(23):129-135.
[17] 丁婉莹.基于用户标签的个人本体的构建模型研究[J].现代情报,2011,31(7):42-46.
[18] 陈开慧.本体与分众分类的融合模型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5):73-77.
[19] 熊回香,王学东.大众分类体系中标签与本体的映射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3):121-126.
[20] 商宪丽,王学东,张煜轩.基于标签共现的学术博客知识资源聚合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5):125-129.
[21] 李亚婷,马费成.基于标签共现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7):103-109.
[22] MING Y I, WANG X, DENG W. Social tag network analysi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 中国图书馆学报年刊(英文版), 2011:102-113.
[23] 吴江.自由分类标签类聚成网状分类结构研究与实现[J].图书情报知识,2011(1):75-81.
[24] 孙中秋,陈晓美,周姗姗.基于SNA的社会化标注系统标签资源聚合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3):53-61,94.
[25] 易明,毛进,邓卫华,等.社会化标签系统中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推送网络演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2):50-66.
[26] 滕广青,杨明秋,田依林,等.Folksonomy模式中的知识群落及其核心知识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2):124-129.
[27] 李锦霞.基于关联标签的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主题分类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10):67-69.
[28] 刘雅姝,常志远,姜博,等.标签局部层级的动态演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3):84-89.
[29] 潘婵,冯利飞,丁婉莹,等.基于标签-关键词的用户行为分析[J].情报杂志,2010, 29(3):139-142.
[30] 李枫林,张景.基于用户标注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及重排序[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10):57-61.
[31] 姜婷婷,迟宇,史敏珊.社会性标签系统中的信息搜寻——基于豆瓣网的实证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112-118.
[32] DAN W U, XIAOMEI X U, WENTING Y U. Social bookmarking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a survey of Wuhan University Library users[J]. 数据与情报科学学报(英文), 2013, 6(3):15-30.
[33] 邓三鸿,刘齐进,夏立新.博物馆中面向图像需求表达的标签分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2):14-21.
[34] 章成志,李蕾.社会化标签质量自动评估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31(10):2-12.
[35] 李蕾,章成志.社会化标签质量评估研究综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29(11):22-29.
[36] 刘礼锋,潘旭伟.社会化标注中用户标签的主题鲜明性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 2017.
[37] 何琳,万健,何娟,等.基于社会标签的中文图书自动分类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4,30(9):1-7.
[38] 章成志,赵华,李蕾,等.中英文图片标签质量差异比较研究——以Flickr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23-127.
[39] 杜友桃,徐晨辰.网络环境下大众标注质量调查与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6):134-136.
[40] 李蕾,章成志.基于标签类型的社会化标签质量测评研究[C]//第二十七届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6-15.
[41] 章成志,顾晓雪.区分标签质量的机器生成标签聚类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 31(10):22-29.
[42] 林鑫,周知.基于活跃度指数的标签相关性判断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9):97-103.
[43] 吴丹,林若楠,冯倩然,等.社会标签的规范性研究——图书标注[J].图书馆论坛,2012, 32(1):1-7.
[44] 王爽,徐行.基于用户分类标签建立结构性的大众分类法[J].图书馆学研究,2011(9):73-76.
[45] 武慧娟,秦雯,孙鸿飞,等.基于标签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仿真[J].现代情报,2016,36(3):12-16.
[46] 周知,梁宇.基于词表和句法规则的社会化标签分类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7(5):63-69.
[47] 武慧娟,徐宝祥,周兰萍.国外基于标签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模型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7):122-126.
[48] 张亮.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标签推荐方法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2):53-56.
[49] 钟克吟.基于标签与协同过滤算法的学术资源推荐系统的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9):80-82.
[50] 易明,邓卫华,徐佳.社会化标签系统中基于组合策略的个性化知识推荐研究[J].情报科学, 2011(7):1093-1097.
[51] 徐文青,双林平.融合热门度因子基于标签的个性化图书推荐算法[J].图书情报研究, 2015(3):82-86.
[52] 王帅腾,徐宽.基于社会化标签的文学图书本体构建研究[J].情报探索, 2017(9):7-13.
[53] SHAN S, ZHANG F, WU X, et al. Ranking tags and users for content-based item recommendation using folksonomy[M]//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Berlin: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1:32-41.
[54] 苏杨,石豪,赖雯,等.利用同义词环改进基于folksonomy的用户分类[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8):58-61.
[55] 李中慧.基于标签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5):116-117.
[56] 王娜,葛毓彬.融合标签权值的用户模糊聚类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 39(3):140-144.
[57] 姚晓锋.用户标签和图书馆主题分类的比较研究——以Librarything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0(8):63-66.
[58] 李艳,贾君枝.轻型标签本体与受控词表的结合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8):14-20.
[59] 宋灵超,黄崑.基于社会标签的图像情感分类标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1):103-112.
[60] XIE H, LI X, WANG T, et al. Incorporating sentiment into tag-based user profiles and resource profiles for personalized search in folksonomy[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2016, 52(1):61-72.
[61] 胡慕海,陈艳霞,谢静,等.社群涌现语义适用性视角的情境敏感型群偏好预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5):85-90,119.
[62] 胡潜,石宇.图书主题对用户标签使用行为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8):106-112.
[63] 宣云干,朱庆华.基于LSA的社会化标注系统标签语义检索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 55(4):11-14,57.
[64] 陈朝.面向双维度标签语义聚合在Folksonomy导航架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5(13):68-73.
[65] 徐志玮,郑建瑜,晏武.社会化标注系统的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4, 33(4):148-152,155.
[66] 王慧孜,范炜.图数据库在标签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5(4):21-27.
[67] 张丛昱,张云中.国内近十年Folksonomy领域研究热点与趋势[J].新世纪图书馆, 2016(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