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工作》 更多
2025年, 6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4-05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25, 69(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研究论文
  • 研究论文
    周力虹, 胡江枫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跨组织数据共享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强大引擎,探索我国跨组织数据共享实践中存在的障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领地理论视角,以中部地区3个城市的政府数据共享实践为例展开案例研究。识别出37个分属于组织心理认知、组织环境和组织领地行为三大类的领地障碍,构建跨组织数据共享领地障碍模型,并根据案例分析结果理清障碍间的逻辑关系。[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组织间存在的领地建立、身份导向型标记、控制导向型标记、预期型防御、反应型防御和领地扩张6种领地行为分别在跨组织数据共享的不同阶段发挥阻碍作用。此外,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心理认知和组织环境障碍对不同领地行为障碍的影响各有侧重,为提出缓解我国跨组织数据共享领地障碍的可行性方案提供思路。
  • 研究论文
    王丹丹, 武金格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通过对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为下一阶段政策制定、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以我国中央和省级层面共103份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主题—工具—效力”三维分析框架,依次运用LDA主题建模、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对政策文本进行多维度挖掘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政策主题辐射范围广,涵盖开放与保护;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组合有待优化;政策效力整体可接受,各等级差距较大。最后,从丰富政策主题和细则、优化政策工具组合、促进优质政策扩散三个方面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 研究论文
    夏文蕾, 吴昀璟, 余辉, 魏梓萌, 陈晓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通过量化分析企业新质生产力,探寻数据资产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及影响边界,旨在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 以2010—2022年中国A股的战略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企业新质生产力,分析企业数据资产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结论] 企业数据资产化能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使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稳健。同时,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资产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小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更明显。此外,数据资产不仅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还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与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协作效率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上述结论能为厘清数据资产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和作用边界提供实证支撑,也可以为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要素的价值和潜能提供政策依据。
  • 研究论文
    吴志祥, 伊海港, 祝艺萌, 王培, 王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基于学者知识结构蕴含的创新特征,设计学者早期知识结构新颖性的测度指标,以此预测学者未来的影响力,为学术人才的早期识别提供新的指标借鉴。[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PubMed Knowledge Graph数据库获取57 927位生物医学领域学者数据,利用受控主题词共现关系构建学者的知识结构;其次,从知识主题与结构位置两个层面出发设计6项指标测度学者早期知识结构新颖性;之后,根据学者后期的影响力对学者进行分类标注,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最后,实验评估不同组合变量模型下的分类效果,分析基于知识结构新颖性指标的预测性能。[结果/结论] 新颖性指标能有效预测影响力;单指标预测中,主题新颖性(TN)效果最好,结构层面的4个指标效果均超过主题组合新颖性(TCN);综合指标的预测F1值平均提高2.7%。从内容特征角度出发,为预测与理解学者学术影响力提供新视角,所设计的新指标具有实用价值,能帮助弥补现有预测指标的不足。
  • 研究论文
    黄崑, 赵晨, 李鸿, 李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探索大学生在科研情境下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工具的意图,有助于推动AIGC赋能高等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方法/过程] 通过目的抽样招募40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从长期目标、任务目标、会话目标、交互目标4个层次构建AIGC工具使用意图模型。[结果/结论] 大学生使用AIGC工具的长期目标包括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类基本倾向。任务目标包括获取答案和获取启发两类,根据科研类型和阶段可以细化为面向科研项目、学位论文、学术论文、课程论文在选题、设计、实施、撰写和传播阶段的使用意图。会话目标包括获取对象和获取信息两类。交互目标反映对话动作的意图,包括表达需求和评价回答。同时,从4个意图的层次划分、层次间关系、反映的用户特征及满足的方式角度进行讨论,揭示意图模型的启示作用。
  • 研究论文
    张嵩, 陈淑丹, 陈昊, 吕途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大量失真健康信息对公众认知产生误导从而危及健康。作为信息接收者,公众及时识别和纠正失真健康信息不仅惠及自身,更有助于建设良性健康信息生态。[方法/过程] 基于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整合保护动机理论和自我建构理论构建理论模型,从自我纠正和纠正他人两方面探讨失真健康信息的用户纠正意愿及影响机制。借助准实验方法设计运动类、急救类、疾病类和养生保健类4类常见失真健康信息场景,线上线下共677份问卷采集用户对健康失真信息的认知、评估和纠正意愿,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场景和年龄群体之间纠正意愿的差异性。[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涉入认知对威胁评估、情境动机和应对评估均有正向显著影响,问题认知对威胁评估和情境动机有正向显著影响;应对评估在涉入认知、约束认知与情境动机之间均起到中介作用;独立型自我建构对情境动机与自我纠正意愿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依存型自我建构在情境动机与纠正他人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用户纠正失真健康信息的作用机制,为社交媒体平台治理失真健康信息提供对策建议。
  • 研究论文
    李振延, 魏志鹏, 袁勤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目前混合方法研究的应用与研究尚处发展阶段,在一级学科更名的历史机遇期,探索混合方法研究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能够给图书馆学未来的发展提供新选择。[方法/过程] 介绍混合方法研究的基本情况,并论述其与图书馆学研究的适配性和价值所在,并以图书馆学领域的两种国际权威期刊和两种国内权威期刊文献为样本分析当前的具体应用情况。[结果/结论] 混合方法研究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总体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但仍存有发展空间;研究者们主要采用聚敛性设计、解释性设计、探索性设计、嵌入式设计和多阶段设计。还对应用实践中的不足与建议进行了讨论,以期提供更多启发。
  • 研究论文
    白如江, 张新雨, 牛湘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以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飞速迭代发展,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如何在数智化环境下顺势而为,将成为高校图书馆迈向智慧化建设新纪元的重要突破口。[方法/过程] 通过洞察未来学习中心在政策导向、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现状,深入剖析高校图书馆在数智化环境下构建未来学习中心所面临的“软硬环境”双重挑战,从智慧感知用户需求、无缝嵌入教学系统、实现细粒度知识自动供给服务、综合虚拟现实等技术塑造智慧学习空间4个维度为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提出策略建议。[结果/结论] 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是顺应数智化时代发展的新型产物,未来发展框架需紧密围绕技术、资源、空间和用户四大核心元素,筑牢数智技术底座,构建以数智化技术为引领的“四位一体”系统,推动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走深走实。
  • 研究论文
    李玲丽, 吴新年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数智时代图书馆普遍开展各类STEM教育项目,但对STEM教育性别分化问题的关注度较低,较少开展女生STEM教育项目,论文以实证方式研究影响图书馆开展女生STEM教育的因素。[方法/过程] 基于理论分析、专家咨询、问卷预调查,确定影响图书馆开展女生STEM教育的四层级因素(个人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图书馆机构因素、项目实施因素),并制定正式调查问卷,开展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结论] 利用SPSS26软件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得出图书馆STEM教育项目在女生家庭中普及率更低;差异性分析显示,调研对象是否为女生家长在多项影响因素变量的认识上有所差异,而调研对象STEM学科隶属情况及是否为图书馆员群体对问题认识并无群体差异性;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是否为女孩家长、STEM学习热情与兴趣、机构包容性、教学方法为析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从图书馆宣传、机构包容性、教学方法、家长教育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 海外观察
  • 海外观察
    盛小平, 何怡美, 王传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系统梳理英国公众科学实践与实施路径,为我国推进公众科学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 主要采用网络调查法,通过检索英国政府、科研机构、科研资助机构与公众科学组织等官网,系统梳理英国公众科学发展脉络,从英国公众科学政策文件、基础设施、项目和评估方式4个方面阐述开放科学时代英国公众科学实践现状,归纳英国公众科学实施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结果/结论] 英国公众科学事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形成由制定公众科学政策、筹划公众科学项目、实施公众科学项目、开展公众科学评估反馈构成的螺旋上升的公众科学实施路径。我国可以借鉴英国公众科学实践的成功经验,通过加强公众科学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在公众科学中的作用、加强公众科学评估反馈、推动公众科学的职业化发展等方面促进我国公众科学发展。
  • 海外观察
    邱诗岑, 向佳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深入研究转换协议条款,不仅能帮助订阅机构充分了解和利用协议,规避风险、维护权益、提升资源利用率;还有助于积累数据和经验,为未来协议谈判和开放获取政策的制定完善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方法/过程] 从转换协议共享平台ESAC筛选8家国外代表性学术期刊出版商与分布在12个国家的19家学术图书馆联盟签订的61份转换协议原文。利用文本分析工具,对转换协议核心条款进行比较分析,揭示转换协议的结构和内容特点,总结我国订阅机构谈判签约可操作性强的启示。[结果/结论] 各出版商转换协议的结构基本类似,差异主要集中在开放出版条款的细节,具有较大谈判空间。我国订阅机构可从合理的出版数量控制方式、高效的信息互通机制、灵活的作者认证机制、明确的作者保留版权约定、公开透明的费用结构及工作流程等方面向出版商提出诉求,优化协议条款,维护机构和作者权益。
  • 综述
  • 综述
    高凡, 喻兴佳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未成年人作为全民阅读重点群体受社会高度重视,有关研究呈现出学科大融合的明显特征。对已有成果进行回溯,明晰未成年人阅读研究的交叉融合之势,为未来理论拓展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采用BERTopic建模技术对研究成果依次进行主题识别、主题聚类和趋势展示,由浅入深逐级剖析主题内容和变化成因,并提出未来研究建议。[结果/结论] 我国未成年人阅读研究至今已形成15个研究主题,聚类为阅读推广、早期阅读、社会阅读、阅读素养、阅读障碍5大主题类群。在2006、2012、2015、2018年受国家政策倡导、基本权利保障和技术转型要求三大因素影响,呈现明显的主题研究强度变化。未来研究需继续结合多学科研究范式,在阅读推广、社会阅读、阅读障碍类群发力,并顺应国家和时代转型要求。
  • 简讯
  • 简讯
    2025, 69(7): 14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25, 69(7): 151-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