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导航切换
图书情报工作
首页
投稿指南
选题指南
目标和范围
论文写作模板
编辑出版流程
欢迎订阅
过刊浏览
出版政策
作者署名规定
预印本政策声明
出版伦理声明
数据共享政策
AI政策声明
学术不端处理办法
外审专家审稿规定
费用及知识产权政策
相关政策
诚邀合作
广告
研究会
学术会议
知识管理论坛
图情期刊联盟网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期刊团队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投稿
编辑办公
专家审稿
下载专区
数据提交
当期目录
2025年, 6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5-04-20
目录
专题:开放科学实施路径
研究论文
综述
简讯
封面文件
目录文件
全选
|
目录
Select
目录
目录
2025, 69(8):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题:开放科学实施路径
Select
专题:开放科学实施路径
专题:开放科学实施路径 序
盛小平
2025, 69(8): 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专题:开放科学实施路径
开放科学实施路径研究综述
盛小平, 周梦雪
2025, 69(8): 4-14.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梳理国内外开放科学实施路径研究成果,以期为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系统文献综述法,从推动科研成果开放共享、构建开放科学基础设施、促进公众参与科学、完善开放科学顶层设计、建立开放科学评估体系与激励机制、开展开放科学教育培训、建立协同监管机制7个方面解析国内外开放科学实施路径研究进展。
[结果/结论]
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上述7个方面的实施路径研究进行了广泛探索,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国内对于开放科学实施路径的研究,仍存在理论深度不足和实践转化不够充分等问题,亟待加强开放科学实施路径的理论研究、完善开放科学顶层设计以及协同推进开放科学实践进展等,以促进开放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Select
专题:开放科学实施路径
加拿大开放科学实施路径及其启示
陈劲
2025, 69(8): 15-24.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加拿大开放科学走在世界前列,研究加拿大开放科学实施路径对促进我国开放科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方法/过程]
通过调查分析加拿大的开放科学政策、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公众科学、开放合作等方面实践,归纳与解析加拿大开放科学实施路径。
[结果/结论]
加拿大形成了由制定开放科学政策法规、建立开放科学协调治理机制、制定机构开放科学行动计划、建设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实施开放获取和开放数据、开展公众科学活动与项目、践行开放合作、评估反馈开放科学实践组成的开放科学实施路径,我国可以通过构建开放科学政策体系、建立多层次多主体开放科学协同治理机制、夯实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加强全球开放科学合作等举措来促进我国开放科学实践的发展。
Select
专题:开放科学实施路径
美国公众科学实施路径及其启示
盛小平, 张泰宇
2025, 69(8): 25-33.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梳理美国公众科学实践,归纳出美国公众科学实施路径,以便为我国开展公众科学活动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主要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通过检索NASA、NOAA和NSF等联邦机构官网的公众科学政策文件和美国SciStarter等公众科学平台的相关资料,从政策、平台、项目3个方面系统阐述美国公众科学实践现状,归纳出美国公众科学实施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结果/结论]
美国公众科学实践走在世界前列,形成一套由制定公众科学政策法规与战略规划、做好公众科学准备工作、开展公众科学教育培训、实施公众科学项目与活动、进行公众科学评估反馈组成的公众科学实施路径;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创新公众科学实施模式、加强公众科学项目管理、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度、开展公众科学评估、促进公众科学社区建设等来促进国内公众科学的发展。
研究论文
Select
研究论文
面向数字叙事的档案元宇宙建构:层次框架与实施路径
程媛, 曾嫒桔, 吴颖诗, 彭思源, 王平
2025, 69(8): 34-46.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元宇宙的发展为档案数字叙事领域带来变革机遇和创新路径。聚焦元宇宙与档案数字叙事的深度融合,探讨面向数字叙事的档案元宇宙层次框架与实施路径,为基于元宇宙的档案数字叙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方法/过程]
在论证建构档案元宇宙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数据驱动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与系统分析法,提出面向数字叙事的档案元宇宙层次开发框架与对应的实施路径,并通过湖北省红色档案资源库中的开国将帅档案叙事性开发的案例分析验证档案元宇宙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结果/结论]
面向数字叙事的档案元宇宙层次开发框架涵盖数据基础设施层、数据整合层、数据表示层和数字叙事层,需要通过多维协同共建的路径进行有效实施。
Select
研究论文
图书馆员数字韧性:内涵特征、逻辑模型及提升策略
袁一帆, 卢加文, 陈雅
2025, 69(8): 47-56.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全面应用,韧性的重要性突显,研究图书馆员数字韧性能够更好地应对与适应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需要,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方法/过程]
基于当前数字韧性概念相关研究详细回顾和梳理,提出图书馆员数字韧性的内涵特征,进而构建图书馆员数字韧性逻辑模型,并剖析其作用机理。
[结果/结论]
提出图书馆员数字韧性培育的提升策略:增强馆员数字韧性培育的层次性;强化馆员数字韧性的结构内涵;注重多元主体协同、数字伦理建设有机嵌入图书馆员数字韧性培育;推动图书馆数字基础设施与服务风险规避,培育馆员数字韧性的自主发展场景与资源支持等内容细节,为推进馆员数字韧性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构建图书馆数字韧性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Select
研究论文
因果关联驱动下技术演化路径及其事件间影响力研究
韦景竹, 祝培培, 马芷晴
2025, 69(8): 57-68.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技术演化路径研究已成为企业技术研发决策的重要参考。当前相关研究聚焦共类、共现、引用、主题和演化等关系,但对因果关联缺乏深入探讨,尤其缺少对技术事件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引入因果逻辑驱动的事件图谱与事理图谱,旨在挖掘技术演化路径中逐级深化的因果过程,并深入剖析技术事件间复杂关联机制。
[方法/过程]
基于ChatGLM设计Prompt指令,提取专利和科学论文中因果事件对,构建因果事件图谱和基于因果逻辑的事理图谱,形成耦合因果网络。使用动态规划方法、加权中心度算法,基于事件图谱识别和量化技术演化路径及其事件。进一步,将事件图谱和事理图谱协同机制应用至加权影响度分析,创新提出计算路径事件间影响力的方法。
[结果/结论]
因果关联为揭示技术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和推动机理提供了途径,不仅呈现技术演化路径的多方向性和复杂性,还为深入解读路径事件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Select
研究论文
数据转移转化融合框架构建与价值释放
苏婉, 于森, 朱洪宇
2025, 69(8): 69-81.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如何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数据转移转化作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机制被提出,通过对实践缘起、概念内涵以及融合框架三重维度的体系化阐释,为数据要素价值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方法/过程]
基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实践困境阐释数据转移转化提出的必要性,并借由对技术转移转化概念的追溯,界定数据转移转化概念,厘清其内涵特质,最终结合数据三权分置和数据全生命周期视角,形成系统性的数据转移转化融合框架。
[结果/结论]
从数据转移和数据转化实现机理出发构建数据转移转化融合框架,以解答“为什么需要数据转移转化”“数据转移转化是什么”以及“数据如何进行转移转化” 3个基础性问题,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研究思路与切入点。
Select
研究论文
农业科学数据可信溯源框架构建与应用研究
陆丽娜, 尹丽红, 于啸, 张文韬
2025, 69(8): 82-89.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为顺应农业科学数据高质量管理趋势,以保证农业科学数据溯源的透明度与可信性为目标,构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农业科学数据可信溯源的概念框架。
[方法/过程]
基于当前的可信溯源需求及相关理论,构建4层的农业科学数据可信溯源框架FRTASD。
[结果/结论]
FRTASD框架从逻辑上可以为农业科学数据的可信溯源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同时通过调研农业科研网站进行了水稻科学数据可信溯源的尝试。
Select
研究论文
数据生态视角下跨境数据价值实现影响机制研究
郭海玲, 卫金金, 刘仲山, 魏悦华
2025, 69(8): 90-106.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0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加速跨境数据流动,推动跨境数据价值实现是促进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探究跨境数据价值实现影响机制有助于推动数据价值实现。
[方法/过程]
基于数据生态理论,搭建跨境数据价值实现生态系统结构框架,梳理跨境数据价值实现影响因素,构建跨境数据价值实现系统动力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发现关键影响因素。
[结果/结论]
跨境数据参与主体关系和跨境数据资源对跨境数据价值实现具有差异化促进作用。跨境数据价值实现前期主要由跨境数据参与主体关系驱动,中期由参与主体关系和跨境数据资源共同驱动,后期关系驱动对跨境数据价值实现的影响更大;跨境数据重要性分级、跨境数据关联整合度、跨境数据消费者数据素养及跨境数据价值实现参与主体信任度对跨境数据价值实现影响较为敏感,且均正向影响跨境数据价值实现量。最后在此基础上为跨境数据价值实现提出对策建议。
Select
研究论文
科研人员学术合作特征的性别差异研究
崔林蔚, 胡卉, 董坤
2025, 69(8): 107-116.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性别差异问题在科学界普遍存在,从微观层面上分析相似学术背景的科研人员在学术合作中的性别差异,可为学术合作促进政策和科研人员性别差异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政策启示。
[方法/过程]
基于ORCID国际科研人员履历数据和Web of Science学术论文数据,应用倾向值匹配(PSM)及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究具备相似学术背景的科研人员在学术合作特征上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
[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相较于个人特征和环境因素等变量相似的女性科研人员,男性科研人员具有更大的合作规模、更高的合作稳定性,在学术合作中具有更高的中介中心性,也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合作中,但在跨学科合作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
Select
研究论文
任务视角下用户单/多模态网络健康信息选择与个性化搜索研究
章小童, 李月琳, 张书涵, 李一鸣
2025, 69(8): 117-130.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1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探究多元属性任务类型及其分面属性对用户选择不同模态网络健康信息偏好的影响作用,进而为个性化健康信息搜索服务设计,特别是生成式AI技术环境下面向健康任务的个性化信息搜索服务,提供思考路径。
[方法/过程]
基于任务分面分类理论与模拟仿真工作任务,设计一项准实验,共招募64名参与者,收集3 497条有效健康信息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了用户在执行不同类型健康任务时对单/多模态网络健康信息选择的差异,并采用Z检验进行事后比较分析。
[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用户搜索网络健康信息时倾向选择少数几种单/多模态信息,选择行为具有较强收敛性;不同类型健康任务在文本信息、文本—语音信息、文本—图像信息、文本—图像—视频、文本—视频等单/多模态健康信息选择比例上有显著差异;基于分析结果,研究提出了关于健康任务类型—信息模态偏好初步理论模型。
Select
研究论文
高校专利申请前评估优化研究
王欣, 郭英
2025, 69(8): 131-138.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12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专利申请前评估对于提高高校专利质量、提升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其的优化研究可为高校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方法/过程]
对国内外高校专利申请前评估的文献、实践等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可借鉴经验,通过数据检索对高校专利申请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我国高校专利申请前评估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结果/结论]
从组织机构、评估流程与模式选择、专业服务团队建设、人工智能工具运用、第三方机构合作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为我国高校专利申请前评估体系建设、政策制定与实践提供参考。
综述
Select
综述
全球科学数据平台的发展态势研究
张洋, 黄楠, 余厚强
2025, 69(8): 139-148.
https://doi.org/10.13266/j.issn.0252-3116.2025.08.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通过对全球科学数据平台的发展态势进行研究,重点分析科学数据平台在数量增长、国家地区分布、学科分布等方面的特点,期望能够为科学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建议,进而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科学事业的发展。
[方法/过程]
编写程序代码,访问re3data、OpenDOAR和ROAR三个注册目录平台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获取其所存储的科学数据平台记录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结果/结论]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球科学数据平台的数量快速增长,但增速存在波动。科学数据平台的国家地区分布集中于发达国家。学科分布中,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别占比最多,其他三类较为均衡。此外,还对科学数据平台的建成年龄与国家地区分布、学科分布等维度展开交叉分析,进一步揭示不同国家地区和学科领域的科学数据平台的发展特点。
简讯
Select
简讯
2025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与论文写作研讨会暨征文活动通知(第二轮)
2025, 69(8): 149-1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简讯
2025AI赋能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2025, 69(8): 151-1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E-mail Al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