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25, 69(6):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数智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
  • 专题:数智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
    邹婉芬
    2025, 69(6): 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数智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
    李金蔓, 杜杏叶, 曹珂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从学术交流视角构建数智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体系,为图书馆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用户服务体系提供借鉴,以适应数智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方法/过程]结合图书馆要素说、学术交流周期等理论观点,从学术交流的视角出发,深度分析数智时代图书馆新型服务需求,将图书馆服务体系分为3个主要部分:环境感知层、要素组合层和服务实施层,并构建3层结构的图书馆用户服务体系,有效融合用户智慧、馆员智慧与机器智慧。[结果/结论]构建的图书馆用户服务体系回应数智时代图书馆对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和新型用户服务的关注,能够实现“感知内外部环境变化—启发服务体系变革方向—调整服务体系要素模块、耦合与组合—开展服务—服务评估”的全过程,具有立体化、一体化和灵活化的特点,可为现有学术图书馆用户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专题:数智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
    王乐, 庄雨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新兴技术的盛行使图书馆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崭新机遇,针对新兴技术对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影响力展开评价,能够帮助图书馆更有效地利用新兴技术为其服务赋能,为图书馆数智化转型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及案例调查,阐述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与数字孪生、智能物联网、5G通信等主流新兴技术对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影响现状及趋势,基于此,以广度、深度、强度、持久度与及时度5个维度对主流新兴技术对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影响力进行系统化的评价。[结果/结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影响在5个维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对于图书馆用户服务存在关键影响。图书馆应当额外关注此类核心技术,充分利用其进行服务转型尝试;也应积极通过影响力评价识别新兴技术特点,合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规划,不断推进用户服务的创新发展。
  • 专题:数智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
    张光照, 王忠义, 杨帆, 张银玲, 王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图书馆智能参考咨询服务无法直接处理具体业务以及图书馆第三方业务系统接口不足导致智能参考咨询服务与业务融合深度不够的问题,提出基于BERT、AIML、HTTP协议的智能参考咨询构建方案。[方法/过程]首先,建立本地知识库和AIML语料库,并对比BERT-Base-Chinese和大语言模型Chinese-LLaMA-2进行问题意图分类的效果。其次,采用BERT-Base-Chinese进行知识库语义匹配,通过AIMLBot进行对话管理并对用户发起提问,收集用户资料。最后利用HTTP通信技术实现与图书馆本地和远程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使用BERT-Base-Chinese进行意图分类的准确率达到了0.958 3,知识库语义匹配准确率达到了0.946 1,HTTP通信技术在与图书馆本地和远程业务系统融合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 专题:数智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
    王昊贤, 王馨, 丁菲菲, 陈飞, 韦成府, 杜晓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构建图书馆一站式读者服务生态系统具有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充分发挥资源效益,提高资金效能,指导资源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等较为深远的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以技术革新和读者需求变化为出发点,分析现有服务的痛点,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系统的构建,详细分析该平台的关键要素:一站式服务门户、整合资源的搜索引擎、智能的推荐引擎和读者参与的服务生态等基本点。同时,介绍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理念、系统结构、实施技术路线和系统的应用成效。[结果/结论]北京大学图书馆通过构建一站式读者服务生态系统,运用新技术实现了高效能服务和创新性服务的建设,以期为其他图书馆提供参考借鉴。
  • 研究论文
  • 研究论文
    赵一鸣, 谭欣佩, 张胜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开展科学数据价值评估研究,对于激活科学数据价值、促进其价值提升、推动开放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科学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和价值提升理论,分析价值共创链路各节点主体对科学数据价值的影响,从基础价值、学术价值和开放共享价值3个维度构建科学数据价值评估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指标权重。最后选取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的科学数据价值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结论]提出的科学数据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综合评估科学数据的价值,同时能够为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有助于推动科学数据的价值提升与高效利用,进而促进开放科学的发展。
  • 研究论文
    葛子豪, 卢柯全, 李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学生的多方面焦虑,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多维焦虑模型,揭示学生的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缓解其焦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恐惧获得理论和技术恐惧生成结构模型,构建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学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焦虑的结构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学习焦虑、就业焦虑、环境焦虑3个维度开展研究,分析人工智能焦虑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学生普遍存在人工智能焦虑,其中就业焦虑最为严重;高校层次和生源地对学生的焦虑程度有显著影响,学校层次越高、来自农村的学生焦虑程度越重;课程脱节与高强度竞争加剧学生学习焦虑,工作易被生成式人工智能替代导致学生就业焦虑,亟需创设有利于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利用的社会环境。
  • 研究论文
    安璐, 李吐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索在用户可接受范围内推荐相异观点,生成网络意见分歧消解路径,减小极化风险。[方法/过程]通过文本聚类和情感分析识别博文观点,综合评价对象、主题和情感判断评论文本是否表示接受,测量用户极性值和接受相异观点的程度,生成网络意见分歧消解路径。[结果/结论]选取微博作为数据来源,提出判断评论文本是否表示接受的规则,F1值达到0.891 1。生成的网络意见分歧消解路径能够实现被推荐用户向不同观点的延伸。所提出的网络意见分歧消解策略能够为危机情境下的舆情治理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张艳丰, 高靖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究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纾解用户健康焦虑的演化过程,为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的健康信息服务优化和健康焦虑用户的自我健康管理提供对策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纾解用户健康焦虑的经验数据,借鉴解释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解析出此类短视频纾解用户健康焦虑的注意触发、供需耦合、认知调节、纾解交互4个机理演化路径,系统阐释机理演变和机理间内在关联关系。[结果/结论]基于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纾解用户健康焦虑的演化机理研究,从短视频平台、科普主体以及健康焦虑用户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健康知识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提出纾解用户健康焦虑的管理策略,为缓释用户健康焦虑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莫祖英, 李高慧, 郭一鸣, 司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易感性等级评估模型,以全面了解我国社交媒体用户对虚假信息易感的现状,从而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高虚假信息辨别力提供针对性指导与建议。[方法/过程]全面梳理国内外虚假信息易感性相关研究,基于福格行为理论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易感性等级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和层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的虚假信息易感性等级评估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我国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易感性等级评估总体上处于“较高易感”水平,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
  • 研究论文
    常雯岚, 李京, 孙雅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论述高校图书馆思政空间建设的内涵与创新路径,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大钊阅览室为例,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思政空间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方法/过程]从思政空间属性及发展思路展开理论剖析,详细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思政空间的研究和建设现状。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大钊阅览室为例,提出图书馆思政空间建设要着重营造育人情境,创新实践路径,利用多媒体资源,组建专业规范的图书馆人才队伍和志愿者团队,打造更具吸引力与影响力的思政空间新生态。[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思政空间建设意义重大,未来应多维度探索实践策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第二课堂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
  • 综述
  • 综述
    张元元, 赵发珍, 王旭, 王子君, 牛焕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索当前面向大学生抑郁、焦虑的阅读疗法有效性,分析可能影响干预效果的原因,为相关研究提供循证依据,并进一步获得提升阅读疗法实证研究有效性的启示。[方法/过程]采用循证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方法,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对筛选出的相关实验干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论]阅读疗法对改善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有较明显效果,交互式阅读疗法相比对照组的干预效果比自助式阅读疗法显著,但当前阅读疗法实证研究在干预方式、书方配伍、随机实验设计、文献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相关研究可通过干预措施交互化、干预用书循证化、实施人员专业化、研究设计及写作规范化等措施提升阅读疗法的有效性。
  • 简讯
  • 简讯
    2025, 69(6): 146-1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25, 69(6): 148-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