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24, 68(14):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翟运开, 周帆, 张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旨在构建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为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估与提升提供测量工具和决策依据。[方法/过程] 基于系统化研究视角,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用户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影响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的评价指标,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赋权,确定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系数检验思想对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 构建包含数据治理保障、隐私风险控制、健康应用脆弱风险、隐私政策和隐私安全认知5个准则层指标和20个相应指标层指标的移动健康应用隐私安全评价体系,且实证研究结果证实该评价体系具有可靠性与有效性。最后,识别出关键评价指标,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隐私安全提升建议。
  • 理论研究
    毕达天, 王璐, 王雨菲, 车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从用户视角出发,探索AIGC产品的用户需求及特征,为国产AIGC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建议,从而推动我国AIGC行业的高水平发展。[方法/过程] 以ChatGPT和文心一言为研究对象,爬取微博、知乎、抖音、百度贴吧4个社交媒体平台的116 046条评论文本,通过BERTopic主题模型提取用户关注主题,构建AIGC产品的用户需求特征体系,基于IPA分析工具从主题关注度和满意度两个维度分析国内外AIGC产品的需求特征差异,据此提出我国AIGC产品的改进策略。[结果/结论] AIGC产品的用户需求主要分为可获得性、可靠性、体验性、创新性、功能性、理解性、趣味性、安全性8类;我国AIGC产品的改进策略包括提升内容可靠性、增强文化适配度、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助推核心技术创新。
  • 工作研究
  • 工作研究
    朱红涛, 朱梦真, 王思源, 王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从用户需求视角探索高校未来学习中心服务内容,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查及文献分析方法调研22所“双一流”高校未来学习中心现有服务内容,通过专家咨询及讨论梳理出26个服务项目。基于Kano模型设计问卷并进行用户调查,运用Kano模型分析法、满意度指数分析法识别各项服务所属类型。[结果/结论] 高校未来学习中心用户需求包括3个必备型、9个期望型、6个魅力型、8个无差异型,针对不同需求类型从设施服务、空间服务、信息服务、教学服务、培训与个性化服务6个维度提出高校未来学习中心服务优化建议。
  • 工作研究
    史艳芬, 陈欣, 丁宁, 李丽娟, 张琪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推动了未来学习模式的转变,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拔尖人才及开拓育人新生态的创新尝试,高校图书馆需要抓住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重大时机,积极参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突破现有服务边界,探索新服务举措。[方法/过程] 分析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理念和目标定位,引入价值共创理论,以新视角探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价值共创模型,并从高校图书馆参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角色定位出发,研究支持未来学习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场景设计。[结果/结论] 着重分析技术、空间、资源及人才要素对支持未来学习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场景建设的重要作用,从学习支持、教学支持、研究支持3个维度提出图书馆参与未来学习中心价值共创的12个知识服务场景,并详细阐述这些知识服务场景的服务内容,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试点提供可行性方案。
  • 工作研究
    李秋实, 李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面向数智化转型是数智融合发展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数智化转型中发挥主体作用,其数字胜任力是服务转型的核心业务能力,关系到数智化转型目标的实现程度。[方法/过程] 面向数智化转型目标,综合运用实地调研与访谈方法,掌握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数字胜任力现状,厘清数字胜任力内涵与维度。结合一手资料,通过扎根编码方法识别馆员数字胜任力影响因素,进一步收集问卷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从系统内外多因素联动效应出发,剖析馆员数字胜任力形成的组态路径。[结果/结论] 总结出价值感知型、需求导向型、社群影响型和环境支持型四条高校图书馆馆员数字胜任力形成路径,据此提出高校图书馆馆员数字胜任力提升策略。
  • 工作研究
    江云, 文洁, 彭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针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思政的现实瓶颈问题及研究现状,尝试构建适切课程特点的,集细节切入与组织架构共生的课程思实施路径,为相关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从课程认同、教师素养、学习团队、边界意识、科研盲点及顶层设计等6个维度,微观与宏观结合,对其课程思政的路径进行了系统探索。具体实践进路为:重塑课程价值—涵养师资队伍—搞好教学团建—筑牢边界防线—扫除科研盲点—开对谋划方子。由此,整体架构得以勾勒:起点是课程认同,目标是育人生态,关键是师资团队,重点是素养培育。[结果/结论] “创设情境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能在任务驱动中不自觉实现思政教育;“扫除科研盲点”,有利于克服学术误区,培育科学素养;师资队伍涵育与边界意识培养能促进育人生态建设,为相关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借鉴。
  • 工作研究
    杨志刚, 刘玉芳, 刘竟, 卢章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学者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探究高校学科人物特色资源采集内容,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特色资源建设提供依据与参照。[方法/过程] 采用基于文本的扎根理论方法,从“学术”和“学人”两个维度提炼学科人物特色资源采集内容。基于采集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通过专家调研的方式,调整资源范畴,修正和完善学科人物特色资源采集内容框架,并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学科人物特色资源可以从学科经历、个体经历和社会经历3个层面6个主范畴展开采集工作,“学术”维度包括学科经历一个层面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学术交流3个范畴的资源,“学人”维度包括个体经历和社会经历两个层面下学者生平、人物评价、社会关系4个范畴的资源。以资源采集内容为导向,高校图书馆可以从完善工作制度,拓展资源采集途径、采集方法等方面展开资源建设工作。
  • 情报研究
  • 情报研究
    马续补, 孙瑶, 秦春秀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以新冠疫情为例,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发展阶段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其组态成因和路径模式,以提高政府精准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方法/过程]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使用文献归纳法从信息人、信息、环境3个维度提取信息公开与传播行为、公众信息需求等8个影响因素,构建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并收回260份有效问卷,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组态分析。[结果/结论] 在疫情突发期、高峰期、常态化时期分别归纳出4种、2种、3种引致公众高满意度的路径模式,这些路径模式与疫情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息息相关,在突发期调节公众情绪,在高峰期满足公众对可靠信息的强烈需求,在常态化时期提升公众的高层次体验感能够提高公众的疫情信息公开满意度。从组态视角揭示了疫情不同阶段信息公开满意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重并发关系与提高满意度的关键所在,为优化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危机应对能力,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 情报研究
    刘春丽, 臧东宇, 陈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科学研究与专利技术的紧密关联加速推进了制药产业的创新发展。然而,科学研究、专利技术、药物产品之间如何关联及科学—技术—产业融合主题如何演化尚不明确。[方法/过程] 对美国FDA橙皮书官网上的批准药物、药物的关键专利及专利引用的非专利参考文献进行反向引文追踪,从药物—专利—论文引文关系视角分析科学—技术—产业的关联强度与关联速度;基于药物、专利和论文文本建立语料库,利用BERTopic模型进行主题聚类,分析科技产业主题间的关联及其演化。[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科学关联度与技术关联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科学—技术的关联速度及技术—产业的关联速度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基于科学—技术—产业融合主题及其演化路径,定义6种主题演化模式;在剖析科学—技术—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基础上,构建科学—技术—产业融合主题发展成熟度的分析框架,发现生物医药领域科学—技术—产业的知识关联与协同驱动可促进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知识交换,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从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 情报研究
    司蒙蒙, 陈雅, 孙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认识和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特征,有利于针对性地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协调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 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通过修正引力模型,测度省区市间空间联系强度,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联系“点、线、群”的网络结构特征。[结果/结论]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区域配置差异性显著,呈现“两翼突出、T型凹陷”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整体网络密度值较高,区域间互动关联频繁;我国东部区域大部分省区市点入度高于点出度,吸引力较强,中部经济欠发达省区市易受到周边虹吸效应影响,西部地区省区市民族特色显著,溢出效应明显;空间关联线形成“双核心—边缘式”区域空间联系网络格局;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关联网络的4个板块内部存在集聚效应,板块间构建起要素传递路径。
  • 情报研究
    陈美, 汪翠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探索开放政府数据用户利用能力的影响因素,能够从用户角度最大化发挥开放政府数据的利用效果,助力其价值的充分释放。[方法/过程] 首先,基于人—数交互理论及相关文献构建开放政府数据用户利用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DEMATEL方法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再通过ISM方法分析因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与作用路径。[结果/结论] 分析表明,数据意识、数据知识是对开放政府数据用户利用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数据发现、数据下载、数据保存、数据应用4个因素为表层因素,对用户利用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数据数量、数据知识、数据收集等5个因素为中层过渡因素;数据质量、数据意识、社会角色等7个因素为深层推动因素,进而从平台数据质量、环境社会氛围、用户数据素养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提升用户开放政府数据利用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 海外观察
  • 海外观察
    苏君华, 杜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旨在从隐私风险控制的角度,考察美国公共数据开放中的隐私保护实践,为我国公共数据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结合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梳理美国公共数据各生命周期阶段中隐私风险控制手段类型及侧重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面向公共数据开放的数据生命周期隐私风险控制框架。[结果/结论] 从公共数据创建和收集、处理、传播和披露、使用、存储和处置5个方面为我国公共数据治理提供建议。
  • 简讯
  • 简讯
    2024, 68(14): 155-1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