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24, 68(10):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国际数字保存联盟
  • 专题:国际数字保存联盟
    司莉
    2024, 68(10): 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国际数字保存联盟
    司莉, 刘先瑞, 吴振新, 刘尧, 付鸿鹄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探寻科学且可持续的数字保存联盟运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持续推进数字保存工作。[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网络调研获取43个国外数字保存联盟在组织与服务、技术与设施及资金3维度的运营现状;随后,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对其开展的成员管理、资源存储、资源获取、服务方式、技术研发、设施建设、资金获取等运营实践进行组态分析,据此归纳出运营模式。[结果/结论]揭示4类运营模式:资源存取型、知识共享型、技术驱动型及项目驱动型模式,对比分析其特征与适用情境。针对我国数字保存联盟发展现状,从组织与服务、技术与设施、资金3个方面提出运营实践优化与运营模式选择的启示,为推动我国数字保存联盟形成科学可行的运营模式提供参考。
  • 专题:国际数字保存联盟
    司莉, 司涵晖, 孔贝贝, 周璟, 胡吉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数字保存联盟是实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有效形式,但也存在多种风险,识别和控制各类风险是保证数字保存安全的有效途径,对联盟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现有数字保存风险评估的有关文件,将数字保存联盟面临的风险因素划分为技术风险、组织风险、版权风险三大类,细分为10项风险因素和30项具体表现形式,进而对43个国外数字保存联盟运行中的真实风险事件及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结论]调研结果显示,数字保存联盟在系统维护、机构协调、资源版权方面的风险较为突出,联盟已采取一定管控措施,对我国实施数字保存联盟风险管控具有借鉴意义,建议我国数字保存合作体系构建安全的技术环境,设计可持续的组织管理方案,建立版权保护和资源共享的平衡机制。
  • 专题:国际数字保存联盟
    刘尧, 胡吉颖, 刘先瑞, 吴振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分析国外数字保存联盟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数字资源合作保存与联盟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方法/过程]通过系统调研43所国外数字保存联盟,围绕其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模式、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借鉴经验;收集失败案例与风险事件,总结教训。[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协调统一的组织机制、运行高效的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的运营模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稳定可靠的保障体系是联盟成功的关键,而组织机构失衡、管理机制运行不畅、运营风险应对不力、保障体系不完善则会阻碍联盟发展。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赵媛, 刘月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公共图书馆宣言》作为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凝聚了国际社会对公共图书馆时代使命和发展理念的共识,对其不同版本内容进行对比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内容分析法对1994年版和2022年版《公共图书馆宣言》进行比较研究,归纳总结公共图书馆时代使命的“守正”创新之处以及发展理念的变迁。[结果/结论]不同历史阶段公共图书馆被赋予的时代使命有所不同,但是信息服务、教育、文化传播是其时代使命的内核,是“守正”的方向所在;公共图书馆时代使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社区角色、社会教育、资源供给和知识服务4个方面。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理念经历了开放包容理念不断拓展和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新生”、平等理念的具象化的变迁过程。
  • 理论研究
    张璐, 张明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作为开展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 CIP)工作的关键依据,经过全面深入修订,国家标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T 12451—2023)已正式发布。对新版CIP标准修订内容、变化与特点的深入分析,能够帮助相关领域更全面理解新版CIP标准的内容与规则,推动标准的落实与发展。[方法/过程]在梳理国内外图书在版编目工作发展基础上,总结新版CIP标准的修订过程与主要内容,从4个方面深入分析其重要变化,并探讨其特点。[结果/结论]新版CIP标准的重要变化体现在术语的补充与修改、描述数据内容与标引规则的细化、检索数据内容与标引规则的修改、印刷内容与格式的简化调整4个方面。CIP标准的修订对于满足新时代书目数据发展需求,进一步规范图书在版编目工作,提升数据质量,促进跨行业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并推进未来CIP数据的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理论研究
    邬金鸣, 胡智杰, 姚茹, 林巧, 张学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构建一种技术要素关联概念模型,以解决技术创新过程有效表征和描述的问题,为通过文本挖掘探测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研判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奠定基础。[方法/过程]首先梳理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要素概念,其次基于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模式下技术创新机理的分析,归纳技术创新要素及其关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与技术本身直接相关的要素,设计技术要素关联概念模型,并进行应用案例分析。[结果/结论]技术要素关联概念模型,包括4种技术要素、2种要素属性和6种要素关联关系,支持通过分析技术要素及其关联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要素跨领域相互作用等,在微观层面揭示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特别是可以支持揭示前沿交叉领域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为技术融合机会发现奠定基础。
  • 工作研究
  • 工作研究
    黄如花, 吴应强, 李白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是政府数据在线访问及获取的载体,如何提升平台利用水平是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以我国16个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OE理论框架并引入必要条件分析方法(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分析必要和充分两类因果关系,探究影响我国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利用水平的关键因素和有效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不存在影响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利用水平的单个必要非充分条件,数据资源建设水平、数据平台建设水平和组织准备度三个前因变量是影响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利用水平的关键因素。采用组态视角发现了产生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高利用水平的4种条件组态模式,并将其总结为政府主导逻辑下数据资源与平台建设驱动型、需求响应下依托财政资源的资源与环境驱动型、财政助力下依托平台建设的组织与环境驱动型、政府主导逻辑下依托数据资源的环境驱动型。
  • 情报研究
  • 情报研究
    吴柯烨, 孙建军, 张力, 赵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随着技术迭代周期缩短,技术机会识别对于企业创新、国家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管理和决策意义。[方法/过程]受弱链接理论启发,构建一个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基于弱链接突变的技术机会识别框架,将技术网络中链路状态由弱变强的技术组合关系识别为技术机会。首先,构建IPC共现网络并利用链路强度指标识别技术弱链接;然后,采用集成学习算法预测弱链接中具备突变潜力的有效弱链接;最后,将预测结果重构为技术机会网络,并采用社区检测算法得到未来技术机会发展主题。[结果/结论]以生物医药领域1950年至2020年4 104 839篇专利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表明:①大部分技术弱链接在技术演化过程中被淘汰,只有少部分技术弱链接有机会突破成为技术强链接;②弱链接的链路强度、节点同配性是预测弱链接有效性的关键特征,表明技术弱链接并非越“弱”,其创新效率就越高,而是要经过充分论证并且与当前技术热点形成联动,才有可能实现突变;③集成学习模型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各技术阶段的有效弱链接预测精度,还可以有机融合各技术发展阶段的弱链接突变规律为预测未来技术机会提供可靠线索。最终,经过生物医药领域的多源技术发展报告验证,证实所识别4个技术机会主题均符合技术实际发展情况且具备前瞻性,证明该框架的有效性。
  • 情报研究
    杨金庆, 庞业佳, 刘智锋, 李鹏程, 李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从“问题—方法”关联视角,探究组合创新模式下的领域知识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试图揭示科学知识创新的潜在影响因素,以便辅助科技政策制定,及时开辟创新发展新赛道。[方法/过程]首先选取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识别领域“问题”与“方法”知识单元,然后以“问题—方法”关联为组合单元,构建领域知识创新网络,最后运用以关系为中心的统计建模方法—指数随机图模型对关系形成及关系模式进行建模,分析网络节点属性特征、网络结构特征等多种内生性和外生性因素对领域知识创新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期刊分散广度较大的“问题”与“方法”类知识单元形成连边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学科领域内部的“问题”与“方法”间形成连边的倾向相对较大,刊载在影响力相对较低的期刊上的“问题”与“方法”相对较易形成连边,下载量较高或被引频次相对较低的“问题”与“方法”知识单元之间形成连边可能性较大。
  • 情报研究
    赵鸿玉, 王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聚焦多维视角下学科交叉全过程测度,有助于揭示知识流动过程中学科交叉程度的变化,掌握学科交叉模式及规律,丰富交叉科学知识体系。[方法/过程]依据交叉科学理论,将布里渊指数运用到学科交叉全过程测度,提出并计算学科交叉散度。以“五计学”研究为例,综合运用引文分析法、数学模型分析法等,使用python、MATLAB、Origin等工具,基于30 970条目标文献记录及对应的292 990条参考文献记录、188 473条引证文献记录,从知识集成、会聚与扩散全过程测度学科交叉,并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揭示学科交叉规律,探索“五计学”学科交叉模式。[结果/结论]①“五计学”知识体系能较大程度融合与扩散知识,参考文献集的学科交叉水平增长更快;②“五计学”科学产出增长趋势明显,学科基础愈加雄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③“五计学”研究经历了快速发展与成熟稳定,目前处于变革突破期;④不同一级学科跨一级学科的知识集成与扩散分布不平衡;⑤识别出4种学科交叉模式,分别为高集成高扩散、低集成高扩散、低集成低扩散、高集成低扩散,并凝练了不同模式的特征与演进趋势;⑥通过不同维度下学科交叉模式的比较,掌握学科与邻近学科、疏离学科知识融合扩散情况。
  • 情报研究
    张颖, Sun Yuan, 丁良萍, 和婧, 刘筱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揭示科研人才国际流动经历对国际合作的影响,为人才融入全球学术网络和国家优化引才效益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304位有国际流动经历的科研人才为样本,构建包含流动信息和国际合作信息的10年面板数据。从时间长度、空间跨度和流动深度3个维度对国际流动进行解析,利用随机效应回归模型,探索国际流动各维度对国际合作的具体作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科研人才的国际合作在回国前后存在较大差异,国际流动不同维度对国际合作的影响不一:时间长度有显著促进作用;空间跨度有显著抑制作用;流动深度有显著促进作用。据此,为科研人才国际流动规划、科研机构管理措施完善和海外人才引进工作优化提出具体建议。
  • 知识组织
  • 知识组织
    刘伟利, 张海涛, 张鑫蕊, 周红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提出融合三元空间大数据的重大突发事件的事件图谱模型,旨在支撑重大突发事件的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知识表示。[方法/过程]首先,从世界图景的概念出发界定事件图景的内涵和类型,并构建通用事件图谱模型,用以关联不同抽象层次的知识,承载多维立体的事件图景;其次,探究重大突发事件在物理—社会—网络三元空间演化过程,借助事物运动与信息传播两个过程,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跨空间演化机理,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跨空间演化模型;最后,基于重大突发事件的跨空间演化模型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的事件图谱模型。[结果/结论] 知识表示方面,重大突发事件的事件图谱不仅可以描述事件在三元空间的演化过程,揭示重大突发事件的演化模式,还可以呈现物理、社会和网络空间要素的状态及其间相互作用,揭示事件演化的内在动力。知识组织方面,重大突发事件的事件图谱能够融合三元空间的关键信息,关联碎片化知识,呈现一个立体、多维的事件图景。
  • 简讯
  • 简讯
    2024, 68(10): 147-1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24, 68(10): 151-1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