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23, 67(7):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保护研究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保护研究
    高凡
    2023, 67(7): 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保护研究
    高凡, 杨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许多具有关键性、基础性特征的公共数据被各级政府掌握。个人隐私保护是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探究个人隐私保护有利于提升我国政府数据平台开放。[方法/过程] 在省级政府官网收集我国 20 个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政策,运用 NVivo 文本分析工具,对收集的政策文本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节点编码分析,根据编码分析结果,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厘清目前我国省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中个人隐私保护政策的问题和不足。[结果/结论] 从制定地方个人隐私保护法、推进数据主体协同治理、培养公民隐私保护意识、制定持续的个人隐私监控策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 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保护研究
    代佳欣, 高凡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隐私保护已成为国家推进政府数据开放的重要政策目标。聚焦央地政府数据开放隐私保护的政策工具问题,进而研究央地政策工具的共识、差异和深层逻辑。[方法/过程] 选取 2013—2022 年间央地制定的政府数据开放隐私保护相关政策 121 份,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央地政策的文本属性、主体特征和词频作量化分析。根据罗斯威尔和赛格菲尔德提出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系统论析央地政策工具类型及其工具要素分布,比较央地政策工具的同异性,进而解释政策工具选择的内在逻辑。[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中央和地方运用政策工具的总体目标都锚定信息安全管理、行政服务改革和技术发展;央地政策工具分类结构的一致性较强,表现出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三类政策工具使用率逐渐递减的总体趋势。然而,央级政策主体“中心—边缘”结构显著,省级政策主体却呈现“一核多元”特征;单类政策工具的内在结构和政策工具组合形式也具有央地差别。央地政策工具选择的差别,反映出政治情境回应逻辑、价值规范引导逻辑和理性执行逻辑。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保护研究
    张倩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国家机关为履行法定职责处理个人信息的比例原则限制,这亦是政府数据开放中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边界。研究比例原则如何适用于政府数据开放,有助于我国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方法/过程] 运用文本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重点比较研究比例原则在欧盟政府数据开放中的适用。[结果/结论] 我国可通过明确立法授权提升开放行为适当性,综合运用立法及技术手段降低开放行为限制性,对个人及政府信息分类确保开放行为均衡性和构建多元化政府数据开放监督救济机制等路径,确保政府数据开放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符合比例原则的适当性、必要性、均衡性要求。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保护研究
    杨一帆, 田金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信息公开是政府应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如何公开、对谁公开、公开程度以及公开时机等关键问题,急需总结经验教训,挖掘有用价值,为提高信息治理效能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构建一个疫情信息公开“四阶段—敏感度—可用性”的精准治理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存在于疫情信息采集、存储、利用和处理全过程的个人信息保护和公共信息可用性的平衡问题,提出提高疫情信息公开精准治理水平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 公众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前提下的疫情信息公开是政府应对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确、重要且有效的举措。在信息公开的不同阶段,应当采取差异化的精准治理策略,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平衡中,整体提升疫情精准防控的治理效能。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的隐私保护研究
    代佳欣, 黄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聚焦数据开放利用的隐私权益抗争现象,分析隐私权益抗争的基本类型及其引致的治理风险和分层治理策略。[方法/过程] 利用八爪鱼爬虫软件,抓取 2018 年 6 月 1 日至 2022 年 6 月 1 日新浪微博平台发布的 429 条相关原创推文的文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通过构建“二维四态”的分析框架,对数据开放利用隐私权益抗争的类型展开具体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数据开放利用隐私权益抗争包括“利益目的—弱策略”“伦理目的—弱策略”“利益目的—强策略”和“伦理目的—强策略” 4 种基本类型。网络平台的数据隐私权益抗争行为具有合法性风险、秩序风险和信任感风险。政府应着眼于法规制度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和机制策略设计,对数据开放利用的隐私权益抗争进行分层治理。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文禹衡, 付张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研究数据要素确权的立法策略,有利于立法者优化数据确权立法和其他主体了解数据确权地方立法要点。[方法/过程] 以我国有关数据要素确权的21份地方数据条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从确权的态度、概念、客体、属性、路径、内容、边界、主体与归属展开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数据确权地方立法策略已表现出明显的数据确权倾向,以数据权益为概念表达,重财产属性而轻人格属性,通过双向确权促进数据流通利用、双重划定边界限定权利行使,但数据权利客体的范围不清、分类分级不够,且权利主体、归属、保护路径等仍不够具体。建议数据确权立法在态度与概念的表达策略、客体的优化策略、属性与保护路径的选择策略、内容与边界的扩展策略、主体与归属的确定策略上进行调整。
  • 理论研究
    韩慧, 李少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购买是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举措之一,对社会组织“弱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购买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析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购买。[方法/过程]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层层编码、归纳和提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购买中社会组织“弱参与”形成机理的双阶段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社会组织参与意愿薄弱生成阶段主要受参与能力不足、参与认知短缺、政府信任薄弱、行政压力强化和社会空间弱化等因素影响;参与意愿薄弱向“弱参与”转换阶段受正式制度环境缺失和非正式制度环境缺失的双重调节。将社会组织置于公共文化服务购买视角下,探究其“弱参与”形成机理,突破现有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购买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视角,为学界探讨公共文化服务购买相关问题和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购买提供新思路。
  • 工作研究
  • 工作研究
    武利红, 侯惠宁, 张丝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剖析 AR 阅读推广现状与问题,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 AR 阅读推广提供对策。[方法/过程] 通过梳理我国 32 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的 AR 阅读推广资源、空间、活动、人员等,发现存在推广资源数量少、资源使用不便,推广固定空间少、临时空间分散,推广活动类型少、参加人员有限,推广专业人员少、推广部门欠缺等问题。[结果/结论] 采用丰富 AR 阅读推广资源、建设 AR 阅读推广空间、增加 AR 阅读推广活动、培训AR 阅读推广人员,以更好地推动 AR 阅读推广,让新技术实现普惠,提升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水平和效果。
  • 情报研究
  • 情报研究
    滕婕, 刘莉, 李硕, 胡广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高效准确地识别社会诉求主题、把握社会诉求转变节点、追踪主题演化趋势,进而为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和谐有序发展提供支撑。[方法/过程] 提出一套基于语义网的高价值主题识别和演化路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本地上下文语义解析思想,利用词汇共现构建动态语义关系网;其次,利用社区发现算法识别子社区,采用 RFM 模型对关键词进行价值划分,依据高价值层次关键词识别主题标签;接着,通过计算相邻时间区间的主题相似度来反映主题演化关系;最后,利用上海市的社会诉求数据进行模型验证,与 K-means 方法进行主题识别效果的比较,并利用精确率、召回率和 F1 值进行方法效果评测。[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应用效果的提升差额均大于 0.3,具有明显的优化效果。研究能够为政府网站领导信箱模块反映的公众关切事项构建全景视图,也能为探索其他社交文本挖掘方法以及支撑国家治理大数据分析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 知识组织
  • 知识组织
    闻心玥, 许浩, 吴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面向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针对线性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行多语言本体构建研究,为构建互联互通的中华文化数据库奠定基础。[方法/过程] 首先,聚焦线性文化的代表之一——嘉兴运河文化,构建嘉兴运河文化本体模型。进一步在目的论指导下,基于多数据源进行本体翻译,形成参考术语表。最后,招募日语专业研究生进行译后编辑实验,从而实现翻译优化,形成运河文化中日双语词对,最终实现嘉兴运河文化中日双语本体。[结果/结论] 建立面向线性文化遗产领域的中日双语翻译与优化机制,构建嘉兴运河文化中日双语本体,并就该本体在多语言术语电子词典构建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 综述述评
  • 综述述评
    王倩, 钱力, 刘细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随着前沿科学的快速发展,如何把握相关知识的演化过程成为一项重要且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旨在梳理知识演化分析的各种技术方法,探析现有技术路线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方法/过程] 明确知识演化分析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借助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 VOSviewer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主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演化分析技术方法图谱。[结果/结论]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划分出引文网络主路径法、引文网络聚类法、共词网络路径挖掘法、共词网络聚类法、演化机制模型法、主题模型法、深度学习法等技术方法,并归纳出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融合细粒度知识、丰富的知识关联和语义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大数据驱动的基于研究设计指纹的知识演化分析框架。
  • 综述述评
    熊回香, 孟璇, 叶佳鑫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系统性回顾和梳理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外关于虚假健康信息的研究内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首先,从信息认识论层面出发,确定虚假健康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厘清虚假健康信息内部主流信息形态;其次,通过质性分析总结归纳出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影响及治理 3 个研究主题,并结合信息、个体主观意识、个体信息行为 3 个核心要素构建虚假健康信息研究的综述框架,在此基础上,依据该框架对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展开梳理;最后,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并从概念内涵深化、研究主题拓展、研究方法融合 3 方面进行展望。[结果/结论] 国内外虚假健康信息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虚假健康信息、个体主观意识、个体行为三大核心要素以及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影响、治理三大研究主题开展,具有跨学科、研究方法多元、研究视野开阔等特点;虚假健康信息的内部概念边界存在模糊性;研究主题尚有拓展空间,研究方法有待加强融合。
  • 2023, 67(7): 34-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23, 67(7): 66-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23, 67(7): 91-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23, 67(7): 106-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23, 67(7): 150-1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23, 67(7): 151-1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