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23, 67(5): 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预印本与预印本平台建设
  • 专题:预印本与预印本平台建设
    初景利
    2023, 67(5): 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预印本与预印本平台建设
    任娇菡, 王珏, 邓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为国内预印本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推动国内预印本平台建设实践的发展。[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及网络调研法,研究概述国内外有关预印本研究与相关实践的基本情况,从特征规律、认知发展、与期刊关系、质量控制机制、影响力评价、实践应用6个层面展开综述。[结果/结论] 国内外预印本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目前学者更加关注预印本与期刊论文之间的关系、预印本的质量控制机制及其影响力评价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可以开展有关预印本平台声明内容的规范、影响力评价的系统性探索以及普通预印本平台的发展现状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 专题:预印本与预印本平台建设
    刘敬仪, 杨恒, 伊惠芳, 邓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梳理国际预印本平台发展现状与态势,以有助于预印本平台未来建设,构建高质量学术交流体系。[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国际上125个预印本平台的建设年份、所属地域、载文量与所涉学科、主要运营方属性和功能开发程度等6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探究与分析。[结果/结论] 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与运行,预印本平台整体呈现出影响力逐渐显现、学术交流增值服务不断创新、利益相关者协作模式更加多元等态势。基于上述态势,对预印本平台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为预印本平台建设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路径。
  • 专题:预印本与预印本平台建设
    刘静羽, 刘敬仪, 杨恒, 初景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当前全球学术交流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我国正积极探索预印本平台建设路径,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国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与使用情况。[方法/过程] 面向科研人员(包括研究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及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程度、对预印本平台的功能需求与使用情况、对预印本政策的需求建议3个层面,并从概况、年龄、角色、学科等多个维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科研人员对于预印本交流已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总体认知水平不高。不同年龄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使用预印本平台的行为有一定差异,国外预印本平台是目前我国科研人员的首选。我国科研人员普遍认为,制定预印本政策对促进我国预印本交流、预印本平台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应重视提升青年科研人员认知、关注用户需求差异性、完善平台功能、构建多层级的预印本政策体系。
  • 专题:预印本与预印本平台建设
    刘敬仪, 杨恒, 祝璐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开放科学环境下,探究预印本平台的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有助于保障科研利益相关者的数据质量,推动研究数据更加开放、共享、安全与透明。[方法/过程] 基于研究团队跟踪的125个预印本平台中共63份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文本,利用网络调查与文本分析的方法进行内容挖掘与特点剖析。[结果/结论] 通过分析得出预印本平台的数据开放共享政策在数据创建、数据存储、数据发布、数据访问、数据重用5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为更多预印本平台在未来制定完备的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提供切入点与参考思路。
  • 专题:预印本与预印本平台建设
    黄国彬, 王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基于目前预印本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质量控制问题,对审定预印本的概念、内容与价值进行系统阐释,为我国学术界、实践界认识这一新型学术交流媒介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对审定预印本的中文意译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做出明确界定,基于概念定义剖析其宏观与微观内容体系,最后分析并论证其价值来源与价值构成。[结果/结论] 审定预印本主要由预印本初始手稿、单轮同行评审报告与作者修改回复三部分组成,其内容体系上的完整性,使之具有完成预印本发布后的同行评审质量控制、服务于当前期刊学术出版过程两大核心价值,同时还具有提供科研人员同行评审学习范例、辅助公众对预印本中早期研究结论进行科学评估两大附加价值。
  • 简讯
  • 简讯
    2023, 67(5): 68-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胡娟, 柯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在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背景下探讨图书馆总分馆智慧化,以期引起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图书馆界对总分馆事业智慧转型的关注和重视,也为我国图书馆总分馆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 从战略目标和时代机会两个层面论述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与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赋予图书馆总分馆的发展机遇,从行业难题和发展瓶颈两个方面论述城乡不均等与供需不契合问题以及服务效能低对当前图书馆总分馆发展的挑战,基于机遇与挑战寻找图书馆总分馆选择智慧化的理论依据并梳理已有的实践探索,最后提出我国图书馆总分馆智慧化发展策略。[结果/结论] 提出将图书馆总分馆智慧化纳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并指出总分馆智慧化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明确城乡均等与供需契合的核心诉求,以融入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为基本方案并关注图书馆总分馆智慧化的特色化发展。
  • 理论研究
    吴雅威, 龚蛟腾, 朱洪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通过探究面向科技智库决策咨询研究需求的多元化资源融合与服务路径,提升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水平与课题研究质量,同时推动图情机构的服务创新和深化升级。[方法/过程] 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再通过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需求进行分析,最终提出面向科技智库决策咨询研究需求的多元化资源融合与服务路径,即对多元化资源进行集成后,建立涵盖底层、中层、高层3个层次的多元化资源融合框架,重点阐述预测预警服务、智慧检索服务、精准推荐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智能传播推广服务5类服务路径如何在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过程中发挥作用。[结果/结论] 多元化资源融合是图情机构服务创新与深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图情机构服务应以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研究需求为牵引,以多元化资源融合为切入点,促进科学化与高质量服务实现,以此满足科技智库需求,突显图情机构的关键作用和潜在价值。
  • 工作研究
  • 工作研究
    祁彬斌, 张文梅, 朱学芳, 张慕华, 李巧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面对数字资源的智能化、可感知、沉浸式和可互动的未来趋势,三维实体、全景视频等新型资源形态成为记载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形式。以往用户界面模型难以较好地支撑图博档等公共机构的互动情境式数字文化服务,公众需求和交互情境更迭呼唤沉浸体验、自然流畅的新型交互界面。[方法/过程] 通过对数字馆藏资源与服务、多模交互界面与体验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面向馆藏数字资源的多模交互界面模型;多模交互的信息交换过程须以人的信息加工能力为约束,通过给出多模交互的信息加工模型,剖析虚拟现实情境下馆藏资源的用户交互认知过程。立足面向馆藏资源的多模交互模型,基于“界面-认知-情境”递进逻辑,分析影响用户交互体验的关键因素。[结果/结论] 面向馆藏数字资源的多模交互界面模型应由交互模态、交互原语、交互任务三个关联递进的层级构成,以人为核心的多模交互可在多模感知、思维决策和交互执行等阶段增强人类的认知能力。沉浸流畅的用户交互体验取决于界面感知交互模态、心智模型匹配程度、交互情境沉浸维度等关键因素,可为多模交互设计、数字文化服务开展等提供参考。
  • 工作研究
    杨华, 李玲丽, 莫晓霞, 辛蕾, 牛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针对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谈判中面临的不合理合约、产品高定价、高涨幅等业内难题,引入上市公司年报分析法来寻求新的博弈思路。[方法/过程] 构建产业链分析、收入-利润指标、竞争力因素分析框架,以Elsevier、中国知网、Clarivate三家数据库商为分析案例,发现竞争力、利润、续订率是数据库商最关注的3个方面,认为图书馆在与数据库商的博弈中同时存在主动性和被动性两方面,在过去的谈判思路中对营业成本与涨价幅度、利润率和参考对象、开放获取与社会责任的认知有一定偏差。[结果/结论] 图书馆在开放信息生态下将面临新一轮的资金压力和业务重塑,应从探索零和博弈、重复博弈的竞争性策略,资金适度向国内学术出版商倾斜,寻求媒体关注、法律支持,深化数字出版产品价格相关研究方面应对新的挑战。
  • 情报研究
  • 情报研究
    郭靖怡, 王学昭, 陈小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构建完整、清晰的产业链是我国宏观调控产业战略的基础,其对于增强我国关键领域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从专利数据出发,基于规则和语法挖掘专利文本中蕴含的产品关联关系,从而构建产业技术链中要素的上下位关系,并借助可视化软件和图数据库构建与存储产业技术链图谱。[结果/结论] 该方法可构建产业技术链结构,实现动态监测,及时发现产业链中的技术(产品)新动向。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实证该方法下的产业技术链构建效果,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意见,初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适用不同产业的产业链动态构建。
  • 简讯
  • 简讯
    2023, 67(5): 118-1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情报研究
  • 情报研究
    卢国强, 黄微, 孙悦, 刘毅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主题,而微博用户对不同主题的表达和关注也会直接影响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规模以及舆情事件的走向。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微博用户主题演化分析有助于应急管理部门更好地理解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展轨迹以及公众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以便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方法/过程] 以网络舆情信息特征为立足点,辅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舆情信息客体与本体进行剥离,结合重大突发事件特征,创新性提出以舆情客体信息为参照基线的舆情本体演化强度来反映微博主题演化趋势。[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面向网络舆情信息本体的主题分析,与网络舆情实际发展演化趋势更加贴近,对主题内容的揭示也更加全面。同时研究思路也对现有网络舆情主题分析的研究方法中单一求助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优化与更新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简讯
  • 简讯
    2023, 67(5): 129-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知识组织
  • 知识组织
    张云中, 姚佳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探究知识创新扩散路径下的隐性知识扩散和转移行为,据此构建蕴含专家学者隐性知识的知识地图,对推动知识共享与创新至关重要。[方法/过程] 首先从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地图融合的角度明确创新扩散驱动的隐性知识地图构建原理,在此基础上建构隐性知识地图构建流程模型,并以微电子领域为例,围绕主题、学科、机构、地区4个维度内的创新扩散路径,衍生出隐性知识载体的内在关联,借助可视化方式构建隐性知识地图,探究专家隐性知识扩散和转移行为规律。[结果/结论] 提出以创新扩散为驱动的微电子领域内的隐性知识地图构建方案,追踪知识创新扩散脉络与隐性知识载体间知识流动行为,可充分满足专家定位、团队构建、专家推荐三个场景下的独特需求。
  • 综述述评
  • 综述述评
    黄崑, 罗士超, 李蕾, 孙广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梳理信息查询与检索领域挫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挫折应对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从挫折内涵、信息查询挫折、信息检索挫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角度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归纳挫折成因。[结果/结论] 已有文献结合问卷、访谈、实验、日志挖掘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挫折产生原因以及用户、任务、信息结果与环境等因素对信息查询与检索挫折的影响。基于这些发现,从挫折理论模型构建、用户挫折感测量、信息素养教育以及信息服务提供等角度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
  • 简讯
  • 简讯
    2023, 67(5): 152-1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