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初景利, 刘敬仪, 张冬荣, 李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信息环境的转变、科研范式的演化为信息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为此,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局限,推动从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加快国内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变革。[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信息、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及其演化过程,对比信息素养教育与泛信息素养教育两个体系,以中国科学院大学泛信息素养教育为例,剖析信息素养教育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结果/结论] 从信息素养教育向泛信息素养教育转变的关键是:教育目的需要明确,教育目标需要进阶,教育视角需要转换,教育效果需要体现。从信息素养教育到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策略是:培养用户从一般能力到高级能力,跨越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边界,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体系变革,注重教育教学技术方法应用,建构泛信息素养教育适用场景,加强泛信息素养教育空间配置。
  • 理论研究
    鲁馨蔓, 李艳霞, 张初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泛在信息环境下,云内的共享性、个性化服务过程及泛在接入使得用户的隐私威胁不断加大,探索用户感知威胁的削弱因素及应对策略,将有助于解析泛在信息环境下用户自身复杂的信息保护行为,促进云存储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方法/过程] 结合心理学中的乐观偏差及应对理论,基于削弱因素——感知威胁——应对策略的研究逻辑,从乐观偏差、使用经验、官方认证3个维度分析对云存储用户感知威胁的不同影响,并验证乐观偏差对感知威胁到应对策略的调节作用。通过在线问卷调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结构模型进行估计。[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使用经验、乐观偏差负向影响感知威胁,而官方认证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乐观偏差会负向调节感知威胁与问题应对之间的关系,但不会影响其与情绪应对的关系。研究结果可有助于揭示云储存用户感知威胁与应对策略的发生规律及内在机理,并为云服务提供商的风险管控以及国家工信部门的监管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 简讯
  • 简讯
    2020, 64(6): 19-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工作研究
  • 工作研究
    武丽娜, 贾延霞, 窦天芳, 吕肖华, 赵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随着图书馆新一代管理平台ALMA及以PRIMO为代表的发现系统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图书馆新服务平台环境下电子资源访问故障问题凸显,影响用户体验并困扰着图书馆员。由于电子资源访问故障成因复杂,其机理和应对机制已成为图书馆关注的重点。[方法/过程] 对国内外发现系统相关电子资源访问故障研究进行文献调研;分析从用户在发现系统触发检索请求到访问全文的流程;对ALMA系统上线以来若干电子资源访问故障案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总结发现系统环境下电子资源访问故障成因及解决机制研究进展;梳理从用户在发现系统触发检索请求到访问全文的流程;结合案例,从Primo Central Index元数据质量、ALMA数据质量和相关配置、电子资源自身信息变更3个方面详细分析电子资源访问故障主要成因。提出图书馆可从为用户提供易于操作的访问故障反馈渠道、收集分析访问故障案例、建立电子资源故障解决流程、提升馆员解决电子资源故障的能力等方面应对访问故障。
  • 工作研究
    胡卫军, 徐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科学数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资源,对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管理科学数据能够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于科研工作。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相关研究现状,总结我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在政策制度、管理体制、建设内容、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后续应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协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等相关措施,以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良性发展。
  • 简讯
  • 简讯
    2020, 64(6): 32-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工作研究
  • 工作研究
    王国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中国古籍修复应遵守可识别原则,以保持古籍原件的客观真实,恪守古籍修复伦理,中国古籍修复需要确认合理的可识别技术。[方法/过程] 通过归纳方法总结中国古籍修复技术的可识别标识,利用中国古籍修复技术修复案例提供的可识别效果,证明中国古籍修复技术具有可识别功能。[结果/结论] 中国古籍修复技术符合修复可识别原则,集修复与可识别功能于一体,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符合中国古籍特点。应用可识别技术应随古籍形态及其修复目的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情报研究
  • 情报研究
    蔡佳铭, 赵树宽, 张铂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知识中介连接核心企业与各类知识协作者,促进新产品开发各环节知识协作顺利进行。本研究为新产品开发各环节知识协作匹配适当的知识中介,进而构建知识中介服务模型,对知识中介服务提升、核心企业创新效率提高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将知识中介分为4类,根据新产品开发各环节知识协作者及协作过程的特点,匹配适当类型的知识中介,进而构建企业新产品开发知识中介服务模型。[结果/结论] 代理型中介、合伙型中介、联络型中介和定位型中介分别适合服务于核心企业与领先用户、大学和科研机构、竞争者和供应商的知识协作。各类知识中介基于自身优势为新产品开发各类知识协作提供服务。
  • 情报研究
    蔡庆平, 马海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构建一种基于Word2Vec和CNN的产品评论细粒度情感分析模型。[方法/过程] 首先使用Word2Vec从产品评论中构建产品特征词列表和噪声词表,其次借助噪声词表来进行产品评论特征词的提取,然后采用CNN对产品评论进行产品特征层面的细粒度情感分类,最后实现基于产品特征的产品评论聚类。[结果/结论] 通过爬取京东商城华为手机评论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实现产品评论的细粒度情感分析,可以有效地发现用户对产品特征的关注度和满意度。
  • 简讯
  • 简讯
    2020, 64(6): 58-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情报研究
  • 情报研究
    李晓曼, 张学福, 宋红燕, 孙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专利是技术情报最可靠的来源之一,专利分析可以实现专利信息的挖掘和利用,辅助专利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分析是指技术主题产生、发展、转移和变化乃至湮灭的过程,如何对专利技术信息进行深度揭示是当前专利技术演化分析的研究重点,其关键在于技术要素信息的揭示。[方法/过程] 通过典型专利剖析、特征识别构建技术要素识别框架,提出面向特定领域的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要素识别方法。[结果/结论] 将提出的技术要素识别方法应用于纳米肥料领域,通过典型专利剖析确定5种技术要素:材料、产品、方法、功效和用途,并基于SAO结构及领域词表完成技术要素的识别。该方法能为技术演化分析奠定基础,能够从多角度展示领域技术信息。
  • 情报研究
    胡雅萍, 石进, 董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情报是决策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分析决策失误中影响情报介入的因素,拓宽决策失误规避的研究范围,对规避决策失败风险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 在文献梳理及理论归纳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和AMO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实证研究,从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 通过分析得知,管理制度对情报介入有显著正向影响,情报态度、情报文化、情报因素对情报介入产生间接影响,只有规范制度建设才能将情报工作嵌入到决策链各个环节中,保障科学决策。
  • 情报研究
    侯小妮, 陈建龙, 王建冬, 段红梅, 郝玉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探索和分析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相关的情境因素,为开展更高效的中医药信息服务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方法/过程] 主要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选取了22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针对访谈资料,采用三级编码方法,通过不断比较,对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的情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包含30个概念,8个次范畴,2个主范畴的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情境相关概念体系。[结果/结论] 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的情境是由主体情境和主体条件共同构建的整体情境,两个情境组成要素相互区别又共同作用,推动、激发、调节着老年人的中医药信息行为。
  • 知识组织
  • 知识组织
    范文洁, 李忠凯, 黄水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人文在社会人文领域的广泛应用,借助于便捷高效的计算技术从海量的数据资源和非结构化的文本中挖掘出潜在的信息,并以更加直观和清晰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方法/过程] 以《左传》中所描述的战争为研究对象,从已经获取的战争句子中抽取出每一场战争的战略进攻方和战略防守方。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出发,对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挖掘春秋战争格局变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将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根据战争合作与战争对抗关系进行了社群划分,并对社群与核心国家逐一分析与讨论。同时运用html、css和E-Charts三种技术将《左传》中的战争进行动态展示。[结果/结论] 提供一种从非结构化的《左传》文本中抽取春秋时期的战争信息的方法,并组织成可量化的数据。证明从战争的角度来展示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邦交关系是可行的,同时也展现了数字人文技术在人文历史领域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潜能。
  • 知识组织
    肖璐, 赵之辉, 陈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网络社区中存在多种知识单元,知识单元间又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必要在保留知识单元全局信息的前提下,统一、简洁地开展多元知识关联挖掘。[方法/过程] 提出网络社区多元知识关联挖掘的实现方案。首先,将网络社区中3种典型知识单元(用户、文本、词语)及其在知识交流中多种关系抽取为超网络;其次,利用网络表示学习算法将超网络中节点表示为统一特征空间下的低维稠密向量;最后,基于节点的向量开展多元知识关联计算。[结果/结论] 以丁香园心血管论坛为例开展实验,验证方案的有效性。该方案既保留知识单元的全部信息,知识关联的挖掘又在统一低维特征下开展,且最终所得的知识关联满足网络社区知识组织场景多样性的要求。
  • 知识组织
    宋东桓, 李晨英, 刘子瑜, 韩明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论文摘要是信息组织的重要标引对象,将论文摘要按一定结构进行标引有利于科学传播、知识发现和情报分析。如何对现有非结构式摘要进行精准快速的自动标引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方法/过程] 假定不同类别的摘要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对结构式摘要的研究可为非结构式摘要自动标引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据此,基于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结构要素标签术语集和标签分类映射关系,提出结构要素BOMRC体系和结构式摘要的识别与规范化标引方法。其次选取研究样本并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样本语料中的单词、动词、三词词块、四词词块等词汇进行词频、TFIDF值等多个指标的定量统计分析,构建能够进行结构要素识别的语义特征词典。最后利用非结构式摘要测试集进行语义特征词典有效性检验。[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利用语义特征词典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非结构式摘要的各类要素,并可用于优化以机器学习方法为核心的自动识别模型。
  • 综述述评
  • 综述述评
    李慧芳, 孟祥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回顾和梳理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促进资源发现系统与图书馆业务发展深度融合与创新。[方法/过程]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erald、Elsevier、Taylor&Francis SSH等数据库,运用内容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总结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理论研究、选型研究、部署实施、宣传推广、成效评价以及影响研究。[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资源发现系统在图书馆得到了快速应用,资源发现系统研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国内外资源发现系统发展演进具有差异性,研究内容以实践工作为主而理论深度不足,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方法为主,定量研究方法偏少。提出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研究应与图书馆服务深度融合,拓展研究范围和加强研究深度,加强资源发现系统用户画像研究。
  • 简讯
  • 简讯
    2020, 64(6): 129-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述评
  • 综述述评
    李明杰, 张纤柯, 陈梦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对古籍数字化研究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以探寻古籍数字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方法/过程]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0年来古籍数字化研究的作者、关键词进行共现图谱分析,分析期刊论文研究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研究领域和主题分布,对现有古籍数字化产品的主要功能进行考察和体验。[结果/结论] 总结出我国近10年来古籍数字化研究的3大总体特征和5个主要问题,指出在学术传承、用户需求、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下,面向知识服务是未来古籍数字化研究的必然趋势。
  • 综述述评
    夏琬钧, 陈晓红, 江艳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对学术论文引用预测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进行梳理,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法,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预测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的相关内容和特点。[结果/结论] 现有影响因素指标繁多,无统一标准;预测方法理论基础薄弱;引文预测动态性研究不足;预测模型通用性受限。未来应加强引文预测的理论研究、加强传统文献计量和替代计量的结合、加强自然语言处理的深度应用、建立统一的基线标准、构建更加精准的预测模型。
  • 简讯
  • 简讯
    2020, 64(6): 145-1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述评
  • 综述述评
    王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 对《知识学研究》一书内容及思想的再次理解,对图情学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并展现出来的学术意识展开思考。[方法/过程] 对文献展开思辨性、比较性思考与归纳。[结果/结论] 《知识学研究》是一部以"大学术观"为指导的,以知识及知识资源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科学阐释;同时也认为图书情报学最终也将以"知识"为最终的指向。该书体现出图情学人的学术自觉、自省与自立,其倡导践行的"大学术观"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