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意义] 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人"行动计划为例,探索高校图书馆以阅读推广人为引领的阅读推广新模式。[方法/过程] 基于对阅读推广人概念、人员构成现状的分析,介绍图书馆阅读推广人方案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在总结活动经验、得失的基础上,提出阅读推广人活动持续发展的四点思考。[结果/结论] 阅读推广人以其发挥的无与伦比的推动作用,成为全民阅读工程产生的文明使者,是阅读推广活动中重要的人才保障,其由业余兼职走向崭新的专门职业不无可能。
[目的/意义] 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经典阅读"理念和推广活动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的推广方式与推广路径,以重视传统经典的阅读,促进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经典阅读研究现状的分析,介绍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实践的得失,提出促进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相关思考。[结果/结论] 经典阅读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核心,构建常态化经典阅读推广机制,让经典成为大学生教养的一部分,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目的/意义] 立体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之一。立体阅读推广具有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服务特点,值得图书馆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广泛应用。[方法/过程] 基于对立体阅读推广的涵义和当前发展状况的分析,说明立体阅读不失为阅读推广的最佳模式。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的"奉天烽火·;盛京记忆"立体阅读推广活动为例,总结立体阅读推广实践的经验。[结果/结论] 立体阅读推广协作机制最强、活动手段最全面、开发资源最广泛、活动效果最佳的阅读推广的重要模式之一。
[目的/意义] 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的"暑期游学阅读"活动为例,构建高校图书馆体验式阅读推广新模式。[方法/过程] 调研高校图书馆体验式阅读推广现状,从活动方案、活动流程、激励措施和活动成效等方面详细介绍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首期"I-Share暑期游学阅读"活动。在总结活动经验和得失的基础上,提出游学阅读推广活动的几点思考。[结果/结论] 游学阅读推广方式更为立体、互动性更强,是假期阅读推广的有效手段,是体验式阅读推广的新模式。
[目的/意义] 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微媒体平台与阅读推广有效融合,打造阅读推广微空间,成为高校图书馆共同面对的新命题。[方法/过程] 基于对微媒体阅读推广相关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及发展现状的梳理,结合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微媒体阅读推广实践,探讨高校图书馆微媒体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的微媒体阅读推广要突破藩篱,聚焦微平台、微内容、微互动和微服务,坚持分众化推广策略,开展互动式阅读推广,提出从空间、内容、用户、功能四大维度构建微媒体阅读推广矩阵,构筑和健全校园阅读生态圈。
[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定位模糊的问题,提出以助力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培养型阅读推广模式,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指明方向、明确目的。[方法/过程] 以沈阳师范大学培养型阅读推广实践为范例,详细分析培养型阅读理念的形成、开展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 培养型阅读是高校图书馆的责任与使命,是图书馆助力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目的/意义] 空间句法理论为高校图书馆建筑空间研究引入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从空间构型角度为图书馆内部空间在可达性方面的效能评价提供一种客观、量化、图示化的手段,相关空间优化法则也将对今后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及创新设计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在调研高校图书馆读者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空间句法研究的可达性指标构成,利用凸空间划分技术以及Depthmap软件,从整合度、进入深度、疏散深度3个变量数据对样本图书馆整体空间可达性、进入可达性与疏散可达性3方面展开分析,并通过使用行为协同研究比较验证空间句法理论及其技术实施的可行性。[结果/结论] 句法变量的整合度与深度值能理性且清晰表达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布局特征,从而深层次揭示影响可达性的空间组织关系。
[目的/意义] 探索采用职业社交网络数据进行员工导向型工作分析的可能性,为加强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数据馆员教育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构建基于LinkedIn的数据馆员工作分析模型,通过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展示分析数据馆员岗位分布、发展阶段、教育背景、职业技能和职业成长轨迹。[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美国的数据馆员从业人数和设置该职位的机构数量最多。以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者为主的数据馆员群体呈现明显的多学科特征,更加强调具备数据管理和分析等相关技能。专业学位教育和在线开放教育成为数据馆员知识能力培养的两种途径。从职业经历上看,稳定和良好的职业前景使数据馆员成为极具发展前途的职业。
[目的/意义] 科研数据的管理和服务已被视为高校图书馆和学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参考借鉴国外相关经验能够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的研究和实践。[方法/过程] 从科研数据服务类型、馆长观念和馆员培训及RDS相关合作与学科支持等方面,详解最新发布的《欧洲学术研究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调查情况。[结果/结论] 结合国内相关研究及发展状况,归纳科研数据服务的要素和流程,并从RDS内部要素发展、RDS合作关系管理以及RDS服务类型选择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数据服务发展提出建议。
[目的/意义] 作者合作是科学计量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从作者研究兴趣视角出发研究作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关于研究兴趣相似性的倾向差异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过程] 在对合著情形进行分析和划分基础上,通过计算合著作者研究兴趣相似性,对不同学科、不同产量的合著作者研究兴趣频率分布模式进行可视化。[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合著氛围迥异的学科合著作者研究兴趣相似性分布趋于相同,高产作者往往寻找研究兴趣较为相似的作者进行合著。
[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国内在政府数据开放过程中的资源描述问题,提出四层结构的资源描述方法,满足政府开放数据资源描述要求,加快政府开放数据进程。[方法/过程] 在分析政府数据开放特点下的描述要求的基础上,引入DC、VoID、DCAT等元数据标准对数据资源进行目录描述、数据集描述、关联描述和访问描述。[结果/结论] 该描述方法可以为开放后的数据共享、查找、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支持,帮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数据开放。
[目的/意义] 为开展开放学术资源整合服务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 分别对国内外开放学术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开放学术资源整合构建的理论、技术方法与工具、资源再利用和版权政策研究等方面,国外则对开放学术资源整合的概念认识、框架和结构、开放学术资源整合中运用的技术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得出国内外开放学术资源整合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关注点、研究方法以及实践应用的研究,区别在于研究主体、研究视角和研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