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意义] 为更好地满足科研创新的需求,提出科研创新环境下应开展深度知识服务,推进知识服务深层次发展。[方法/过程] 梳理知识服务深度发展进程及知识服务的层次,界定深度知识服务的内涵、要素与特点,以及在科技创新、科研数据管理和战略规划发展视角下的服务价值。[结果/结论] 构建深度知识服务的实施流程框架与策略,包括3个实施阶段,涉及需求策略、方法策略、技术策略、服务策略、评价策略、管理策略等6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开展深度知识服务的实现路径,包括需求精准定位、嵌入式馆员培养、评价性知识资源平台建设、规范与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
[目的/意义] 研究大学图书馆特定用户行为需求,针对创新领军人才的知识服务需求展开调研分析,为大学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实践制订服务策略。[方法/过程] 通过对有代表性创新领军人才的问卷调研,以半结构化的访谈形式以及文献调研和典型案例,从文献、用户和图书馆服务3个视角透析创新领军人才的知识需求特征、动机和信息利用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服务策略提供依据。[结果/结论] 创新领军人才对知识服务有更为深入和迫切的需求,大学图书馆对目标用户开展知识服务需求调研和访谈,深入分析创新领军人才的特殊需求和普遍需求,找准服务需求切入点,制订潜力挖掘、实时跟踪、精准深化的服务策略,对图书馆未来知识服务的价值提升与发展有一定启示意义。
[目的/意义] 图书馆深度知识服务对科技管理、科研团队、创新领军人才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根据需求来源分析提出面向科研布局的领域态势分析服务的方法体系和常用工具,可以厘清服务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拓展。[方法/过程] 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分别从数据输入、数据清理和数据输出3个阶段梳理领域态势分析服务方法体系和适用工具,分析比较各自的特点。其中数据输入方法包含定向检索法和内容调研法,数据清理方法包含人工清理法和自动匹配法,数据输出方法包含时空分布法、主题探测法、人才发现法和机制探索法。通过两个案例深入解析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结果/结论] 面向科研战略布局的领域态势分析服务方法,可以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相关服务提供方法指南和参考借鉴。
[目的/意义] 基于科研人员学术成果产出的引进人才评估服务,可以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的新方向,本文通过探讨高校图书馆辅助人才评估的方法与成效,推动服务的普及和拓展,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类似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学校引进人才开展的学术产出评估服务作为典型案例,分析服务方法探索过程中指标体系变化的内在原因,针对图书馆遇到的主要问题予以分析、思考,并提出阶段性解决方案。[结果/结论] 总结高校图书馆开展引进人才评估服务过程中需要持续思考的普适性问题:需求驱动如何与需求牵引有机结合,推动服务可持续发展;循序渐进,根据人员配置情况和过程控制有序推进服务范围;持续跟进科技评估的最新理念与进展,并不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目的/意义] 对影响人文社科领域引进人才绩效的因素进行多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助于考察引进人才在聘期内的学术能力成长效能,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方法/过程]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高校A引进人文社科领域创新人才为数据样本,从人才引进时人员的基本情况、学术产出、科研资金投入、学术影响力和合作关系等方面构建影响该类人员引进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结果/结论] 人文社科领域人才引进效能受到人员引进前基本情况的影响,其学术产出、科研投入、合作情况和影响力逐层对其成长效能产生有效影响,其中以关键作者身份发文数量、依托引进单位发文数量、专著数量、获得该单位资助科研金额、引进前合作学者数量和CSSCI被引次数等变量呈现较好的评价效果。人文社科引进人才的常用指标在回归分析时出现了相互影响,需要对同一数据类型中自相关较高或共线性较高的因素进行选择。多方面考察的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方能有效地揭示引进人才的成长效能。
[目的/意义] 从理论层面研究网络大数据应用的目标、过程和存在的数据问题。为厘清网络大数据应用各个环节的内在机理提供分析依据。[方法/过程] 首先依据DIKWA链条,提出网络大数据应用的目标;其次,分析网络大数据应用的环节和基本阶段,建构应用过程模型;最后,分析在应用过程中会遇到的数据问题。[结果/结论] 网络大数据应用的目标为实现知识发现和提供决策支持;网络大数据应用包含采集、组织、处理、转换、利用5个环节和数据开放、数据保管和数据使用3个基本阶段;数据应用过程中会存在着数据过剩和知识贫乏的问题,因此需要明晰数据识别和传播时出现的失真与自净的规律特征,理解基于知识螺旋实现的知识发现与增长的基本原理。
[目的/意义] 通过对当前各类网络化读书会发展现状、读者需求的研究,提出网络化是读书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图书馆读书会网络化建设的新思路。[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法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民间等举办的读书会发展现状及热点进行分析,并对读者需求进行问卷调研,以重庆大学图书馆"悦读会"系统建设为例,探讨读书会网络化发展的必要性。[结果/结论] 读书会网络化建设促进了读书会的快速发展,既适应了互联网+图书馆的新发展,又满足了读者需求,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
[目的/意义] 传统版权保护(ARR)模式在数字文化产品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受到挑战,本文旨在分析和检验开放内容许可(OCL)对数字文化产品共享效果的影响,探索有利于文化产品创新和数字资源共享的新途径。[方法/过程] 分析开放内容许可及其在合法分享中的应用问题,以开放音乐为例,提出影响数字音乐传播与共享的研究模型。利用SoundCloud开放音乐分享平台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样本按照共享模式分为ARR组和OCL组,提取下载频次和播放频次两个测量共享效果的变量,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统计结果显示:无论是下载频次,还是播放频次,OCL作品都显著超过ARR作品。相比仅采用版权保护,开放内容许可更有利于数字文化产品的传播与共享。OCL是目前解决非法分享、激励文化创新和促进数字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目的/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科研团队通过学术交流互动推动着科学进步。以计算语言学领域为例,识别科学领域中科研团队的角色并探究其特征。[方法/过程] 通过构建机构作者合作网络,运用社群识别算法发现科研团队,结合论文引用关系构建科研团队引证网络,基于蝴蝶结模型和网络位置理论划分出领导者、中介者、追随者和孤立者等4种角色的科研团队。[结果/结论] 不同角色的科研团队在成员数量、发文量、合作强度等3个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领导者角色的团队数量最少而平均规模较大,追随者角色团队数量最多而团队规模较小,中介者团队合作密度与团队的发文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孤立者角色的团队与其他团队几乎不存在引证和被引关系。
[目的/意义] 基于AToT模型的多维动态演化分析,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技术主题的动态变化,把握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的技术布局变化,还可以掌握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发展状态,为企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方法/过程] 首先提取专利文献摘要中的名词或者名词短语,然后利用AToT模型揭示专利文献中隐含的主题演化及专利权人的技术关注点,最后结合产业链信息把握产业各个环节的发展状况。[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地分析专利的内容,揭示企业技术主题的动态演化过程。
[目的/意义] 旨在解决中文名称规范联合数据库检索系统CNASS的检索结果集记录量大且杂散的问题,实现其检索服务的关联聚簇功能。[方法/过程] 基于FRBR-LRM框架将个人名称规范记录转换为实体-属性-关系的RDF表示,利用记录内嵌的外部LC记录号重定向到VIAF记录,对原记录的作品关系等属性进行扩展。设计中文同名个人规范记录识别与聚簇算法,充分利用扩展后的作品关系,提高记录识别和聚簇的效率。[结果/结论] 选取300个人名,在CNASS中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集运行算法,统计分析每个检索结果集的聚簇数和最大聚簇内记录数,综合计算聚簇效率指标,验证了本文聚簇算法的有效性。
[目的/意义] 对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进展进行调研和总结,探讨其关键问题、关键技术及未来研究趋势。[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方法,从不同粒度层次的情感分析视角,对粗粒度情感分析到细粒度情感分析的演进过程进行阐述,对细粒度情感分析的实现技术和方法进行归类总结。[结果/结论] 总结细粒度情感分析的两个重要问题:情感词抽取和评价对象属性抽取。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现阶段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关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