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黄如花
    2017, 61(20): 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价值、政策与标准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价值、政策与标准
    黄如花, 何乃东, 李白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研究开放政府数据的基本价值,及在各基本价值基础上的子价值,这些价值共同构成其价值体系。系统论证开放政府数据的价值体系能够起到指导全局的作用,能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查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献中提炼价值观点,构造价值框架,最终系统地分析开放政府数据在不同层面的价值。[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开放政府数据的基本价值为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这4个价值共由16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构成价值体系。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价值、政策与标准
    黄如花, 温芳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描述国家层面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文本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国家政策的概貌,并指出当前政策存在的不足。[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层面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通过搜索引擎、专业数据库和政府门户网站检索政策文本,经数据清洗获得有效样本112份。利用Nvivo10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归纳主题内容;利用Excel表格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频次及百分比。[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起步较早,2015年开始政策数量迅猛增长;初步形成了贯穿数据生命周期的政策框架;国家各部门的政策为国家顶层设计奠定基础;国家在网络安全、基础设施、跨部门统筹等方面成绩斐然。但仍存在不足,表现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政府数据及其元数据缺乏统一的组织描述规范;数据创建与汇交、数据归档与保存和数据监管是薄弱环节;政府与公众互动的政策需扩展深化;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政策有待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政策需进一步具体化;政府数据知识产权政策亟待建立和完善。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价值、政策与标准
    黄如花, 温芳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旨在界定并描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面临的政策问题,为进一步政策分析奠定基础。[方法/过程]引入公共政策学的理论,采用类别分析法,试探性地建构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问题的框架。根据政策问题的属性,如可能影响的程度、问题的可逆性、复杂性、问题间的关联性,以及与特定政治的相关性等,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问题进行界定和阐述。[结果/结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存在数据和元数据问题、数据管理问题、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数据权益问题和用户参与问题等政策问题。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政策体系的构建需要围绕这些主要问题及其子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专题: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价值、政策与标准
    黄如花, 林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对开放政府数据进行规范描述有利于将政府数据资源相关联,提高政府数据资源的公众发现和重用,从而推动我国政府数据统一开放门户建设,促进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实现。[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开放政府数据水平较高的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的政府数据开放门户及其相关公共部门的元数据描述规范进行调研。[结果/结论]由国外情形,建议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描述规范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拟定本国元数据标准草案、适应网络特点编写控制词表、统一元数据格式,并提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元素集草案,以期更好地实现政府数据开放共享。
  • 理论研究
  • 理论研究
    闫奕文, 张海涛, 孙思阳, 宋拓
    [目的/意义]提出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为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过程]首先界定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的概念,然后结合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特点,从用户认知、情感和态度、用户行为、社会影响和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5个维度,选取17个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并基于BP神经网络提出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最后采集吉林省各消防大队的微信公众号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结论]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运用于政务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价具有较好效果。
  • 理论研究
    鞠晓伟, 邓君, 孟欣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基于用户感知角度对公共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进行实证研究,为切实有效提升公共档案馆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撑。[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公共档案馆用户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并选取2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档案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档案馆用户感知服务质量评价实践中具有易操作性。对比分析公共档案馆服务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为改进公共档案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 理论研究
    刘雨农, 刘敏榕, 陈振标
    [目的/意义]从生态学与协同学的视角探讨图书馆生态系统协同度测度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将图书馆生态系统分解为空间环境、信息资源、技术支撑、读者服务、业务交互5个子系统,并选取各子系统的序参量指标。同时,基于指标体系建立协同度模型,通过计算序参量及子系统的有序度和协同度,实现对生态系统协同状况的评估。最后,将福州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数据应用到模型中,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测度图书馆生态系统的协同度,为图书馆内部各子系统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测度方法。
  • 工作研究
  • 工作研究
    周力虹, 段欣余, 宋雅倩
    [目的/意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法,从服务内容、服务途径和服务基础3个层面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现状进行调查;以图书馆服务现状为基础,利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总结出用户需求特点。[结果/结论]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存在设计和计划服务缺乏、服务方式单一、网页说明和建议内容单薄、馆员咨询内容有限等问题,而用户需求特点则体现在用户在各数据管理阶段中的需求特点,用户对咨询、培训方式的需求特点以及用户需求的学科差异性特点。基于此,提出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途径、奠定服务基础的建议。
  • 工作研究
    司姣姣
    [目的/意义]对"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国内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实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类型和特点,充实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理论并为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实践进行研究,归纳出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图书出版发行业之间的融合、与网络电商的合作、与信用评估、金融机构相结合、与文化休闲类机构相结合、与其他可提供阅读空间的机构跨界合作等7种跨界方式,以此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具体模式。[结果/结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主要有: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相关行业上下游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信用、金融机构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文化休闲机构的跨界融合等。所有模式的共同点是跨界,但跨界的层次和程度各有不同,从跨界的领域、时限、机构、程度、范围、主动性6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特点:资源共享、业界范围拓展、利益双赢和文化认同。指出图书馆跨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不要为跨界而跨界,要永葆图书馆服务的初心。
  • 工作研究
    蒋辰, 袁曦临, 刘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国内当前纸质书籍借阅量的逐年下降以及自动借还书机的逐步普及,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通用模型,以引导图书馆更好地优化人员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过程]采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排队论)进行流通服务台优化配置,在完成模型建构后,选定东南大学李文正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台进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所提出的流通服务台配置模型的实际使用情况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可以为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对流通服务台的人员设置及工作安排提供决策参考,有效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效率。
  • 工作研究
    张惠君, 王元, 翟中会, 张幸芝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与实践的现状,提出"主题空间"建设思路,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主题空间再造的两个案例,系统阐述两个主题空间建设的创意和实践,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和探讨,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内涵。[方法/过程]通过对两个主题空间的创意背景、方案设计、建设内容的分析,论述两个主题空间的建设目标和使用成效。[结果/结论]提出高校图书馆宜建设主题空间,认为正确认知空间是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基础,主题创意先行为空间再造赋予灵魂是空间再造的前提,秉持"空间+"思维是创新空间服务和空间体验的关键。
  • 情报研究
  • 情报研究
    巴志超, 李纲, 王晓, 李显鑫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微信群内部存在着复杂的会话网络结构,探究微信群内部网络结构特征、角色类型以及相互关系对认识微信用户信息行为与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真实微信群中的对话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成员之间的@关系及交流强度作为边权重构建行为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微信群中会话网络结构的统计特征、核心成员识别、信息交流行为等进行分析,并设计基于数量、黏度和位置的微信群用户影响力计算模型。[结果/结论]微信群中成员发言数近似服从分段幂律分布,其幂律指数与成员活跃度成正比关系;仅依赖发言数和发言分布时间无法反映成员在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其与中心性、个体网络特征等指标存在不一致;微信群内的信息交流更多是一种"有限度"和"碎片化"的交流,而群间的信息流动则表现为逐级过滤、舆情风险逐级削减的趋势。
  • 情报研究
    安璐, 欧孟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网络情感网络图谱,以可视化的方式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情感状态和分布,探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情感传播路径,并结合舆情话题综合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情感演化态势。[方法/过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通过微博转发关系构建微博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标识各用户的利益相关者类型,并计算用户的情感类型及情感强度嵌入社会网络中构建出社会网络情感图谱。[结果/结论]普通群众的情绪更强烈且易受意见领袖影响,在事件爆发期和蔓延期,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对普通群众的情感影响较大,在衰退期,政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参与增加且情感影响变大。随着舆情的演化,各类利益相关者的主导情感也随着变化,自媒体和企业在情感传播中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 情报研究
    金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UGC质量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情绪分析的UGC质量评判模型,对低质量UGC进行及时地识别,有助于舆情监控、规范网络秩序。[方法/过程]首先选取实时热搜话题,抓取与话题有关的转发、评论等用户数据,按照不同时间段内话题讨论的重点对数据进行内容聚类;其次,利用ROSTCM6工具对聚类内容进行情绪分析,捕获UGC的情绪特征和质量特征,挖掘情绪值与UGC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两者间的回归模型;最后在此基础上实现UGC质量评判。[结果/结论]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够辅助评估某一主题的UGC在其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平均质量,及时发现低质量UGC所处的阶段和位置。
  • 综述述评
  • 综述述评
    许肇然, 胡安安, 黄丽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老龄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同时到来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一方面可以为开发老年服务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方法/过程]基于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讨论研究中涉及的互联网服务内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价值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述评。[结果/结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对提升生活幸福感、降低孤独感、提高社区归属感以及增强认知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在使用动机和接受因素方面,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和一些构成因素会影响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意愿与行为。未来研究可以聚焦在提供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互联网服务、根据具体互联网使用内容分析对老年人产生的价值、挖掘老年人特有的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探讨新型互联网环境中如何促进老年人使用网络服务4个领域,形成有针对性的理论创新与建议。
  • 简讯
  • 简讯
    2017, 61(20): 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17, 61(20): 36-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17, 61(20): 52-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17, 61(20): 62-6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17, 61(20): 70-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17, 61(20): 76-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17, 61(20): 130-1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简讯
    2017, 61(20): 139-1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