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意义] 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特点,探讨新环境下信息安全管理范式的转型,对于中国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家安全战略以及推动全球信息安全治理体制变革完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法/过程] 对全球数据驱动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规模、泛在、跨域、综合、隐性等五大特点进行归纳阐述,对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中国信息安全管理范式转型和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分别进行多维度的研究论述。[结果/结论]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正在形成新特点,中国的信息安全管理范式需要创新转型,形成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政策;全球的治理体制变革需要用"共"的价值观来推进、尊重并维护信息主权、建立反恐情报共享合作机制。
[目的/意义] 初步论述信息安全界理论前沿,论述威胁情报及其相关热点问题,试图引入新的情报概念,开拓情报研究新的领域。[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内容分析和归纳演绎,梳理出威胁情报的主要特点、基础性技术、实践现状与趋势、重要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威胁情报:①将成为情报研究新的热点;②具有应用范围广泛、紧密跟踪和可用于信息安全管理决策的特征;③对国家信息安全管理和国家情报要素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④与其相关的数据管辖与隐私保护、情报共享等问题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目的/意义] 分析古代提要和现代摘要的异同得失,有助于完善文献揭示的技术方法,并为理解"文献的本质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反省人类现有的知识观念提供观察视角。[方法/过程] 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两者对文献本质的不同定位,系统比较古代提要和现代摘要在"陈述什么"和"怎么陈述"上的不同取向。[结果/结论] 先贤从"文以载道"的高度定位文献,因而重视"知人论世",期待通过作者之"人"及其生存境遇之"世"的还原,揭示"文"背后的"道";现代文献只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缺乏形上之"道"的内涵,相应地,现代摘要重在对文献所记录的客观知识的"浓缩",由此形成了形式化、规范化的陈述标准。
[目的/意义] 以图书馆提供电子借阅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为研究对象,厘清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提出建立基于社会平衡机制的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系统的主要路径。[方法/过程] 介绍图书馆电子书和电子借阅的发展现状,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作者、提供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涉及作者与提供商的商业利益、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的权利和用户获取知识的权利,不同利益主体存在既冲突又合作的关系;图书馆电子借阅服务系统不够成熟,产生明显的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法律制度,维护公共利益;扶持电子书产业发展,规范市场行为;建立许可协议标准模板,保护各方利益;控制采购成本,促进电子书资源利用;发挥电子书优势,促进电子书阅读推广。
[目的/意义] 从"互联网+"的视角研究科研用户小数据的动态获取与跨界融合问题。[方法/过程] 分析小数据的内涵和特征,梳理科研用户小数据的来源与构成,从科研用户环境、科研用户需求以及科学研究模式3个角度分析科研用户小数据融合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面向科研用户小数据融合的主要原则与具体过程。[结果/结论] 科研用户的小数据融合包括基础库、关联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需求级融合4个层面,并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关联——特征提取——知识需求的方式,高效促进小数据的融合创新,为科研用户潜在需求的预测与个性服务的推送提供支持。
[目的/意义] 将闭频繁项集挖掘技术应用于专利文本,进而分析技术的演化发展趋势,从微观层次描绘既定领域中主要的技术发展脉络。[方法/过程] 在进行闭频繁项集挖掘过程中,以专利文本的术语为事务、术语中的单词作为项,继而使用闭频繁项集之间的关联规则建立起术语层次网络,最后以术语层次网络为依托创建技术路线图。[结果/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于硬盘驱动器磁头领域,能够刻画出不同术语的融合、派生过程,从而描绘出更加符合技术演化真实情况的技术路线图。
[目的/意义] 专利价值评估是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专利价值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为企业对其专利技术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思路和策略。[方法/过程] 利用Innography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平台,从专利价值度(PV)、专利家族(PF)、专利引用次数(NPC)、权利要求数(NC)、专利申请时长(PTO)、专利年龄(AP)等角度,对样本专利的相关专利信息进行挖掘。然后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为企业的专利技术管理提出可供参考的策略。[结果/结论] 回归结果显示,专利家族、专利引用次数、权利要求和专利申请时长与专利价值呈正相关关系,而从中立的第三方或被许可方角度看,专利年龄与专利价值呈负相关关系。据此,从创新程度、专利文件撰写、专利布局、流程管理和运营等角度提出企业技术管理策略。
[目的/意义] 基于对美国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相关启示,为我国大规模开展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从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产生的驱动因素、测评应用的探索与实践、测评指标的形成与优化、测评的方法及流程等方面系统梳理美国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发展历程的特点。[结果/结论] 我国大规模开展图书馆组织氛围测评,应因地制宜,融会贯通,开发本土化测评量表;完善机制,鼓励参与,实施标准化测评模式;以评促管,评建结合,树立良好的测评文化。
[目的/意义] 对引文文本分类的标准、实现方法和应用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改进的方向。[方法/过程] 总结目前引文文本分类的几个重要角度,如基于引用功能、基于情感倾向、基于引文影响力等,对引文文本分类的实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结果/结论] 目前引文文本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实现方法,引文文本的获取较为困难,计算机分类算法准确率较低,中文引文文本分析文献少。未来研究思路和方向应该是:统一文本分类的标准,提高引文文本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准确性,扩大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