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意义] 揭示移动图书馆用户的查询式构造行为特征,并为移动图书馆的检索功能改进提出建议。[方法/过程] 采用系统日志挖掘法,根据某高校移动图书馆为期一个月的用户日志,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利用互信息值、查询式多样性、查询式丰富性、学科分布、持续时间等指标考察移动图书馆用户的查询式关联性、查询重构模式、查询式主题等方面。[结果/结论] 移动图书馆用户的查询式互信息值普遍较低,即查询式在内容上的关联性较弱;重复模式和直线模式是最常见的重构模式,即移动图书馆用户反复搜索同一查询式;移动图书馆用户的搜索兴趣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用户对相同主题查询式的搜索行为具有持续性。建议增加查询推荐功能、自动纠错功能和高级检索功能,以提高移动图书馆检索服务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目的/意义] 对比用户在使用WAP和APP这两种方式访问移动图书馆时的检索行为,为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对某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移动端日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搜索会话、查询式、高频关键词以及检索方式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结论] 发现用户更多地是使用WAP访问移动图书馆,相比之下,在使用APP访问移动图书馆时,用户更倾向于在短时间内进行较少的查询来结束搜索会话;使用这两种方式查询的高频关键词所属领域有很大的相似性,中文检索多集中在数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简单检索是用户访问移动图书馆时使用的主要检索方式,通过WAP访问的用户选择其他检索方式的比率要大于通过APP访问的用户。
[目的/意义] 通过移动图书馆与非移动图书馆OPAC用户使用检索点的比较,探索用户通过不同设备使用图书馆OPAC系统的行为差异,为不同设备OPAC系统检索点的设置等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运用日志挖掘法,对比分析移动图书馆与非移动图书馆检索点出现概率、检索点搜索成功率、检索点变化模式等方面的异同。[结果/结论] 移动图书馆与非移动图书馆检索点存在差异,非移动图书馆在检索点的设置和利用上具有优势。移动图书馆可以通过舍弃低概率的检索点,简化界面内容;通过设置网页标签的形式,方便用户转移检索点;通过减少组配的检索点数量,并突出检索点和检索框来提高组配检索的比例。
[目的/意义] 研究用户通过移动端与桌面端设备访问图书馆OPAC过程中的后续点击行为差异,丰富目前关于图书馆OPAC的研究,同时可以为日后改善图书馆OPAC功能与界面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 以国内某高校图书馆OPAC后台日志为基础,采用日志挖掘法对移动端与桌面端的用户后续点击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移动端与桌面端用户在后续点击行为个数、首次点击行为类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在翻页深度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很相似。
[目的/意义] 将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全面分析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运行机制。[方法/过程] 采用访谈方法,通过行动者网络转译的4个步骤进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过程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现存障碍在于各行动者的认知差异、高层管理机制和相关规章制度的缺乏、各行动者参与的激励不足、馆藏资源亟须整合等方面,提出通过强调高校的核心行动者地位,赋予各行动者利益,完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理论。
[目的/意义] 随着开放政府数据实践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对其开展的评估项目也不断出现。对这些评估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和框架构建,以期为我国乃至全球开展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项目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开放政府数据实践。[方法/过程] 通过对具代表性的11个国内外评估项目进行梳理和整理,分析其评估框架、指标和方法,初步构建起系统全面的评估框架。[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目前开放政府数据评估项目的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基础”“平台”“数据”“使用”和“效果”5个维度。大多数现有评估项目主要围绕“数据”和“基础”两个层面进行评估,强调数据的格式标准和质量,并注重对政府部门推动数据开放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相关法制建设进行评估。对于“平台”“使用”“效果”3个层面的评估,则随着开放政府数据项目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现有的评估项目大都是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抓取、访谈和专家评估等方法采集主客观数据。
[目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信息环境急剧变迁的背景下,信息素养的内涵和标准在不断变化,需要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以完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法/过程] 在对元素养理论研究及实践发展的相关文献和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现状进行调研后,以元素养理论为基础,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核心理念为参照,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实际,构建出“A-B-C-D”元素养培育体系模型。[结果/结论] 我国元素养教育应该注重元素养的阶段培育,依据目标深化教育内容体系,拓展教育模式和方法体系,协同教育资源和教育主体。同时高校图书馆元素养教育的实施,应灵活参照《框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信息素养教育成果,建立专门的元素养培养队伍及合理的发展管理机制等。
[目的/意义] 旨在从用户需求出发判断哪些服务功能是影响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哪些是需要改进因素,以便图书馆能够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过程] 运用卡诺模型的基本理论,结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功能分类,通过设计卡诺问卷、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数据和筛选改进因素4个步骤确定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关键因素。[结果/结论] 需改进的功能因素有17个,其中系统稳定、用户界面友好、表单咨询、常见问题解答、解答通知是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BBS咨询、短信咨询、电话咨询、微博团队咨询和期刊浏览是无关因素,未对服务质量产生任何影响。开发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功能不能一味求全求多,应根据用户需求设计适合用户的功能。
[目的/意义] 持续改进用户服务是大学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但当前的用户服务研究对图书馆现实服务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尝试在图书馆引入定标比超法,为图书馆服务提供一种实用、有效的优化方法和改进思路。[方法/过程] 梳理当前图书馆服务优化的常用方法和定标比超在图书馆界的应用,提出多目标定标比超在图书馆服务优化中的实施流程。选择一家高校图书馆与两家目标图书馆开展实证研究,建立新信息环境下包括三大层次、11项二级指标和46个评价项目的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本馆用户服务劣势和目标馆优秀实践,拟定服务优化的赶超方案。[结果/结论] 定标比超法之于图书馆服务领域,是一种务实、有效且易于操作的方法,为图书馆管理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加入新媒体服务、新技术采纳等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为今后图书馆评估指标的制订发挥参考作用。
[目的/意义] 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方法/过程]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评价初始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检验修正,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最后选取30个具有代表性的政务微信公众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对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理论层面上,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务微信公众号服务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层面上,通过对服务质量的科学评价和管理不断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目标。
[目的/意义] 随着国际组织、国家和科研及基金资助机构对开放获取(OA)运动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开放获取政策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其强制力度也在加深,促进了全球科研交流的发展。总结梳理强制性且带有激励措施的OA政策的实践进展,可为我国相关政策主体制定与改进相应的OA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及网站调研强制性且带有激励措施的OA政策的制定现状,分别概括基金资助机构与科研机构的此类政策所包含的激励措施的特点;其次,以科研机构为例,利用机构WOS论文在机构指定的存储库中的存储情况来反映机构OA政策的执行效果,对比分析此类政策与未制定激励措施的强制性OA政策、鼓励性OA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结果/结论] 目前制定强制性且带有激励措施的OA政策的机构较少,基金资助机构主要采取削减项目资助资金或取消受资助者再次申请基金资格的惩罚性措施来督促科研人员遵守其OA政策,科研机构则将科研人员遵守OA政策的情况与其绩效评估相挂钩,借以激励机构成员实现研究产出的开放获取;实证分析发现强制性且带有激励措施的OA政策相比于另外两类OA政策执行力度更强、实施效果更好。
[目的/意义] 对美国伊利诺伊州20家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现状展开田野调研,以期从调研结论中提炼对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有益的启发性建议。[方法/过程] 使用计算机辅助定性数据分析软件NVivo 11对获取的访谈笔记文本、音视频、图片等源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化编码,使用词频分析、聚类算法等功能实现编码节点的分析,生成编码节点概念模型。[结果/结论] 根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从读者创新能力开发、创新服务公平性前提、创新服务个性化基础、智能技术支持4个维度,对该州各类图书馆读者创新服务做深入剖析与总结。
[目的/意义] 信息素养存在个体差异,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个性化、交互式、任务参与型甚至自主的学习”;信息素养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可为广大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和持续进步提供解决方案。[方法/过程] 从自主学习需要的要素出发,分析“分学科、分阶段、分等级”模块化知识组织、信息素养评估、自主学习过程行为模式、信息素养提升影响因素和依赖路径、学习资源的个性化推荐等6个要素,据此定义平台系统架构和运行规则,并提炼出信息素养自主学习平台需要突破的3个技术难点:信息素养评估、信息素养提升的依赖路径、个性化推荐算法。[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素养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不仅仅需要解决资源和用户行为相匹配问题,还需要具备“面向更高一级信息素养水平而推荐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的能力。
[目的/意义] 在时间与空间、传播与接受都正变得越来越“微化”的微时代背景下,针对经典阅读率下降、阅读质量偏低的现象,提出经典阅读推广的可行性策略,以促使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走向深度推广,使图书馆成为经典阅读的促进者。[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法对微时代下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经典阅读推广忽略了对微阅读、阅读深度、阅读媒介以及阅读的相关关系等问题的重视。[结果/结论] 研究认为,经典阅读推广要顺应微时代下读者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让经典主动适应微阅读;加强对经典阅读过程的管理及对阅读深度的干预,以提高经典阅读的质量;充分重视微时代下经典阅读的相关关系,利用其扩大经典的“可接触率”,让经典阅读更加广泛、持久与深入。
[目的/意义] 分析国内互联网搜索数据和我国流感疫情的相关性,探讨利用搜索数据辅助流行病监测的应用可能,为相关搜索引擎和疾病防控中心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百度中文搜索词搜索情况和我国流感活动情况的相关性,选择合适的搜索关键词,构建并比较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选出最优模型;引入官方发布的流感监测历史信息,进行模型优化。[结果/结论] 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其中多元线性回归的精度更高;主成分回归模型在理论上可以减少变量之间的共线性,但实践证明无论是其拟合效果还是监测效果相对于多元回归模型来说都有所下降;历史数据和搜索数据包含的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综合使用两种数据具有最好的监测效果。
[目的/意义] 移动商务快速发展,O2O模式的移动商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研究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及推进O2O模式移动APP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过程] 以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理论及感知信息质量理论为基础,构建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收集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所构建模型的适用性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结论] 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意向受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感知信息质量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采纳意向未达到显著性影响;采纳意向和促进因素正向影响采纳行为。
[目的/意义] 对以图书为代表的多主题长文档进行文档内层次主题分析及组织,为用户提供细粒度的挖掘结果,以帮助用户了解图书主题,并快速理解图书内部主题的结构与联系。[方法/过程] 在利用层次主题模型hLDA及上下文信息构建图书内部主题层次组织模型并进行模型实现的基础上,设计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LDA的图书内部主题层次组织具有更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