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意义] 梳理国内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研究,有助于厘清我国在此领域的现状进展,从而发现新的整合机遇,弥补现存缺陷、漏洞,明晰发展趋势。[方法/过程] 在分析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相关文献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思想提炼出国内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研究的热点主题,包括理论基础、实践分析、技术与方法、模式机制等。[结果/结论] 目前我国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领域呈现出研究数量激增、研究主体集中、研究内容多维化的特点,未来的研究趋势包括研究主体多领域化、研究内容增值化、研究机构全球化与多层次化、平台功能多元化、平台界面情感化等。
[目的/意义] 基于国外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LAM)合作的经验,结合我国LAM的管理实践,探索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LAM合作模式。[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网络调查以及案例研究方法,剖析国外LAM合作的研究成果与实践发展,通过对比研究,探索LAM合作模式在中国管理情境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 我国应以国际上LAM合作的成功范例为参考,结合实际国情,树立全球化视野,借鉴西方国家在制度体系构建、专业机构推动、多元化资金支持等方面的经验,积极推动LAM合作的本土化行动,探索以校园/机构模式、社区模式以及项目化推动模式为主的多种合作模式,从细小的创意和行动开始,自下而上地推动我国LAM合作实践从局地向全国乃至全球扩展。
[目的/意义] 通过探索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三馆提供服务的优势,了解馆际协同合作的基础和原则,论证馆际合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性,为未来馆际协同合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 阐述资源整合及协同合作的概念和本质,分析协同合作的基础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馆际协同合作机制,并运用案例研究法证实馆际协同合作机制的可行性及可用性。[结果/结论] 用案例研究方法证实馆际协同合作的可行性及可用性,并在分析馆际协同合作服务能力、服务对象以及服务的质量评价基础上对馆际合作的研究提出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议。
[目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和Europeana案例分析,为国内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选取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Europeana作为案例,分别从资源内容描述规则、语义知识本体模型设计、元数据语义化操作和关联数据的发布与访问4个方面对其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的实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构建聚合式元数据模型、建立细粒度语义概念模型、创建开放的语义关联数据网络、提供泛在化关联数据应用服务是实现数字文化资源语义融合的关键。
[目的/意义] 基于国外的相关案例,探讨LAM资源与社交网络融合的优势和模式,为数字文化资源的服务提供新理念和新方法。[方法/过程] 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剖析基于Tumblr、Flickr以及Wikipedia等第三方平台的LAM资源与社交媒体融合运作模式及优势特色,为LAM机构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相关实践提供有益参考。[结果/结论] LAM资源与社交网络的融合能有效提高数字文化资源在网络空间的曝光度、可查找性和可获取性。我国LAM机构应在意识层面、政策层面、机构层面、媒介选择层面以及内容层面吸取国外案例的先进经验,推动社交媒体更加有效的被应用。
[目的/意义] 从时空转向的角度,揭示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境遇,并为分析传统文化的近代化转型提供基于书目的解释与说明。[方法/过程] 以图书、学术和目录的相互建构为视角,在中西目录学此消彼长的语境中系统梳理古典目录学的近代化历程。[结果/结论] 时间上“范围古今”与空间上“兼及天下”的古典目录学,最终仅著录“中国”“古代”的典籍;而西方目录学则成长为独步中西、超越时空的普世性体系,从而也为区域性和时间化的西方文明异化为世界性的普遍真理提供了书目体制上的学理铺垫。相应地,颠覆以西方为中心的目录学一元论话语,也是世界文明走向中西互补之健康生态的重要环节。
[目的/意义] 对文献订购经费转化为开放出版资助经费实现学术期刊从订阅获取模式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化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引起科研管理机构、科研教育机构、图书馆及学者对国际发展趋势和有关行动计划的关注,促进开放获取学术交流环境的发展。[方法/过程] 分析期刊论文全面开放获取所需APC经费与当前期刊订购体系总体投入比较的案例,对国家层面参与学术期刊向开放获取转化国际行动计划所面临情况评估、判断的基础数据需求和有关监控、报告、共享机制及规范的建立提出建议。[结果/结论] 国家有关部门应支持图书馆开展有关基础性分析研究,为文献订购经费向支持开放出版转化的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支持和参考。
[目的/意义] 组织氛围优化有助于提升馆员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和馆员的工作热情。案例分析有助于在更多图书馆推广组织氛围测评,进而为管理优化决策提供支持。[方法/过程]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借鉴美国图书馆界开展ClimateQUALTM测评的做法,在对ClimateQUALTM量表进行本地化改造的基础上,分别于2011和2015年对图书馆组织氛围开展量化测评,通过分析数据寻找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优化管理方案。历经4年多时间,完成图书馆组织氛围的优化探索过程。[结果/结论] 前后两次测评数据对比显示,2015年得分较2011年整体有所提升,同时集思广益、创新、激励竞争、用户服务和团队合作5个指标得分明显提升,说明组织氛围测评的必要性和管理创新举措的有效性。
[目的/意义] 利用查新档案资源可多角度反映科研信息的特点,基于查新档案的挖掘利用,开展学科服务工作,揭示查新档案的开发利用价值。[方法/过程] 先分析查新档案的内容与特点,按学科服务的需要对查新档案进行分类、整合,以查新报告制作信息检索案例“微课件”,嵌入到本科生的文献检索课程和专业课程中;以导师课题为例开展研究生嵌入式信息检索培训;应用查新项目信息、用户信息、查新报告及查新过程产生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开展热点研究主题揭示、主题资源指引、科研情报分析、定题服务以及构建与科研人员沟通桥梁。[结果/结论] 海南大学教育部科技查新站的学科服务实践表明,查新档案是学科服务中难得的特色科技资源,可应用于信息教育、热点主题揭示、科研情报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学科服务。
[目的/意义] 从信息行为视角阐释城乡青年在健康信息领域的表征与原由,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政策与措施、医疗与网站等健康服务教育机构提升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4位20-29岁河南省城乡青年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数据,考察数字环境下城乡青年健康信息需求动机、信息搜寻行为特点及异同,借助Nvivo对数据进行整理、编码和内容分析。从网络获取方式、手机与电脑使用体验差异、健康信息需求类别、搜寻途径、检索方式及平台选择等方面对城乡青年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共性与差异予以分析。[结果/结论] 与农村青年相比,城市青年健康信息需求范围更广泛、检索策略与平台选择多样化。论文提出城乡青年间“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能引发“健康信息鸿沟”的风险,根源在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数字环境下网络接入、使用及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