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内涵,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系统协同、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构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强调指标的可定量测度性,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提出每一个末级指标的具体测度途径和方法。基于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分析,得出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的测度模型。
将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能力分为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两部分,其中自我净化能力包括内部净化和外部净化,自我修复能力包括信息内容修复和信息结构修复。以信息过滤和图像视频内容识别技术为核心构建自我净化的自动甄别实现机制;以用户信息选择偏好为核心构建环境净化实现机制。以网络信息组织和传播方式为核心构建信息内容修复实现机制和信息结构修复实现机制。
以知识服务平台为研究范围提出一种知识关联强度测算的可操作性方法。通过计算知识关联的种类、数量与价值而定义一个知识内容的知识关联强度指数p,计算整个知识服务平台的全部内容页面p的平均值以评价该知识服务平台的知识关联程度。分别以数学权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知识关联强度指数进行测定,并以两个较为成熟的知识服务平台作为实证研究对像,对两个知识服务平台知识关联程度进行测算和比较,对知识关联程度较弱的知识服务平台提出优化建议。
指出网络信息生态链供需平衡度受信息的生产、供给和利用三方面的影响。认为供需平衡度是生态化程度的一个子维度。从信息本身、信息传递渠道、信息价值转化、信息供需主体配置和信息外部环境五大要素入手,构建信息生态链供需平衡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信息生态链供需平衡度进行评价。
依据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化程度测度指标体系,结合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特征,析出政务网络平台信息生态化程度测度指标体系。通过网络平台内容分析、问卷调查及管理者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对某省政府廉政网络平台的信息生态化程度进行测度,基于测度结果发现该平台存在信息质量、信息人、信息环境、系统协同、可持续发展五大方面存在缺陷。针对缺陷提出优化策略,构建该廉政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型。
论述我国科学家科学交流的落后状态及其主要原因,阐述替代计量学的生态体系,据此构建在线科学交流新模式,详细论述其传递机制和过滤机制,进而刻画基于替代计量学的在线科学交流过程,揭示这种新模式能消除之前在线科学交流之障碍的机理。
通过对科学知识扩散相关文献的梳理,构建科学知识扩散的研究框架,并对研究对象、扩散关系表示、衡量指标、扩散模型等方面进行详细评述。扩散的对象包括期刊、学科、科研人员等,扩散过程主要以文献引证和作者合著关系表示。在实证中,基于文献引证关系的引文及引文网络分析是科学知识扩散的主流研究方法。衡量指标可以按照测度粒度分为文章、期刊、学科3个层次。现有科学知识扩散的模型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化分析较少,常见思路为跨学科借鉴成熟模型。
CRP系统是以高校教育教学为核心,以ISO9000架构为流程总线的校园资源计划,其功能模块之一是图书馆子系统。分析当今高校图书馆运行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在CRP系统下,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层级组织的扁平化、无界化、可视化,动态的全馆资源管理以及对馆员客观、量化、自动化的绩效考核等途径,融入CRP系统,实现高校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创新变革。
分析当前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在数字资源整合、数字化融合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及实践成果,总结当前LAM数字化融合服务中用户与服务/资源之间缺乏可信交互监督机制的现状。通过引入动态信任评估机制,结合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化协作的D-LAM框架,构建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动态信任评估模型LAM-DTE。深入探讨基于LAM-DTE的资源自主保护机制,构建相应的逻辑结构和功能模块,最后对LAM-DTE工作方式的相关形式化定义进行阐述。
运用美国公共图书馆HAPLR评价体系,对我国31个省域公共图书馆进行HAPLR等级排名,并指出该评价系统的局限性,在改进HAPLR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省域公共图书馆的DEA绩效测算,重点分析我国部分省域公共图书馆服务绩效低下的原因,建议从拓展绩效生产边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产出等方面提升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绩效。
基于201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全美排名前25位的图书馆与情报学专业院校中的18所院校,分别从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课程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6个方面对其信息检索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美国高校信息检索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点:分层次教学,强调知识积累;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但更注重实践、关注用户需求、突出前沿;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在线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
通过网络调研、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方法,选取24家高校图书馆硕士点为调研对象,总结出高校图书馆硕士点授权现状——培养模式由联合培养向独立培养转变,学术型硕士点初现并入博士点或调整增列为MLIS。得出高校图书馆硕士生培养具有入学考试弱化数学科目、研究方向得到进一步凝炼、课程设置突出实务性和实用性、实习与实践环节突出等特点。最后,提出加强学科建设规划,完善导师梯队建设,提高学生学术能力,多设置实用性跨学科课程等建议。
针对馆藏评价中评价标准的构造问题,提出目标馆藏的概念。它是指在适用性、适应性以及经济性上满足一定要求的文献资源集合,由本地子集和全球子集构成。然后以期刊为例,说明某一学科用户群体的目标馆藏的构造方法及其在馆藏期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讨论本地子集与全球子集的本质及其构造方法。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员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图书馆战略规划的重要性、规划流程、组织机构、内外部影响因素、规划文本组成、规划时长等要素的认识。总结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战略规划实践中应强化馆员的战略意识、制定科学的规划流程、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鼓励多元参与、关注多元的影响因素及编制规范的规划文本等启示,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借鉴。
出版服务已经成为国外大学图书馆新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其中“图书馆-出版社”合作模式是其重要特点。从合作对象、合作内容、合作模式及营收模式等方面对国外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我国大学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出版需要重视的若干问题。
分析图书馆读者培训服务的现状,针对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精细化管理;分析读者培训服务精细化管理微观上精细、宏观上系统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定将读者培训服务精细化管理的节点,定位为培训对象、培训课程、培训过程、培训馆员及培训组织环境5个方面,并就各个节点详细探讨培训需求、培训方案、培训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并设计自检系统。
用理论建构的方法探讨社交媒体环境中档案管理的转型问题,提出参与式的档案管理模式。首先,界定基于特里·库克的社会/社区范式而提出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内涵; 其次,对社交媒体环境中的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具体解析,论证其必要性;最后,从目标、理念、对象、主体、平台、鉴定标准以及管理模型7个方面阐述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指出微博信息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已成为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通过对近年来微博信息过滤相关文献的回顾,应用信息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微博信息的构成要素,研究基于微博信息内容和信息属性的生态化原理和实现模型,并结合实例剖析微博热点信息收集、预处理、过滤以及话题树生成与修剪的方法。
确定供应链环境下竞争情报的定义及其构成,识别竞争情报关键信息,包括:竞争环境信息、供应市场信息、需求市场信息、协作伙伴能力、核心企业能力与竞争策略、企业间协同信息,构建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竞争情报集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和基于SOA的集成管理系统结构,并以具体案例进行说明,为构建符合当前竞争环境的竞争情报体系提供借鉴。
在综合国内学术信息检索服务的现状和现有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检索词推荐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文献特征项共现网络的学术信息检索词推荐模型。模型包括基础文献存储模块、文献特征项抽取模块、文献特征项共现网络预处理模块、基于特征项的文献检索模块及检索词服务前端5个部分。利用实验验证基于特征项的共现网络用于检索词推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推荐模型结果与各检索项的检索词更具有相关性,推荐质量较好。
通过国外文献调研与分析,将网域资源发现服务研究归纳为7个主题,包括网域资源发现服务概念、功能、可用性、使用绩效、用户信息检索行为、对用户信息素养的影响和对图书馆与馆员的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从3个方面评析国外研究进展:网域资源发现服务研究的两个维度、应用的影响和研究的趋势。最后揭示国外网域资源发现服务研究的脉络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