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迁移规律研究是科学计量学研究的热点主题,能够体现不同时期科学家关注点以及科学研究侧重点的动态变化。基于引文、主题词、网络和离群数据的科学前沿迁移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引文分析、时序分析和网络分析四类科学前沿迁移研究工具,比较时间线可视化、科学地图可视化、Histcite引文编年可视化、知识领域可视化和VxInsight可视化技术,阐明科学前沿迁移研究的可视化、载体迁移、低频现现象等发展趋势。
在分析W3C数据溯源推荐标准PROV的基础上,探讨其在语义Web架构中的作用和地位,阐释PROV模型的主要功能,深入解析该标准的各项概念,构建PROV模型的Web应用情境并进行描述,总结该模型的Web应用特征:可解析性、语义性和可追溯性。目的是推进国内同行在该标准的框架下对分布式环境下信息追溯和起源记录互操作作进一步研究。
以跨学科团队为研究对象,取景于钱学森系统科学研讨团队和航天某创新团队,探讨协同知识创造中的知识类型和互动过程问题。在知识类型上,团队协同知识创造不仅对与任务直接相关的主题知识进行探讨,还依托于与任务并不直接相关的非主题知识,达成对不同学科主题知识的解释和理解,同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共识达成。在互动过程中,跨学科团队通过知识表述、知识解释、知识涌现和知识建构4个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协同创造。主要贡献是引入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主题知识和非主题知识这一概念划分,建构团队协同知识创造过程模型。
与关注儿童阅读对象的选择不同,对儿童阅读服务选择的研究旨在通过对该选择行为相关影响因素的确定与分析来帮助现有儿童阅读服务提供者提升自身服务,获得社会认知,或是提升经济收益。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问卷法获得不同儿童阅读服务类型的特点因子以及儿童阅读服务选择活动的特点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儿童阅读服务选择活动假设模型及其中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以服务提供者为主的儿童阅读服务选择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服务中所能提供的资源类型,服务所能涵盖的空间和时间,获得服务本身所需成本;儿童阅读服务选择行为的直接关联因素包括:家庭收入、父母教育背景、家庭结构、服务获取的时空距离、服务获取的技术距离、服务本身的内容、对服务本身的知晓、对服务功能和价值的认知、对服务特点的了解。
首先借鉴生态位宽度原理,定义综合档案馆生态位宽度。然后以我国各省各级综合档案馆为基本单元,利用《中国档案年鉴(2010)》的数据测算出我国省域综合档案馆的生态位宽度值,根据测量数据得出我国省域综合档案馆生态位宽度有呈阶梯状分布、空间布局不均衡及总体偏窄的特点。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从政府和综合档案馆两个层面提出我国综合档案馆生态位调适的几点建议。
针对中文学术文献,提出一种新的自动标引方法,该方法基于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利用被引文献的标引词,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实现自动标引,避免利用文献正文、标题等内部文本特征进行自动标引的局限性。通过在大规模真实测试集(中文学术文献)上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定》一书从专业领域视角,采用全新的理念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构建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建议。该书观点新颖、视角独特,内容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对推动网络信息资源评价起到重要作用。
汉、宋学术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大的争论之一,也是清代学术界长期聚讼的一个主题,清代前期的许多学者都卷入了这场学术大讨论中。编纂于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恰恰反映了这一清代学术发展的趋势和状况,提出了经学史上著名的汉、宋二派说,体现了明显的重汉学、轻宋学的学术倾向,其秉持的学术态度和倾向作为一种思想红线,贯穿于《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批评始终,成为《四库全书总目》经学观的精神内核和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