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数图时代,图书馆开始超越以文献为核心的传统服务,跨界发展新服务。以大学图书馆为例,结合图书馆的空间革命和空间发展,总结未来馆舍空间以书文化服务和空间服务为核心的功2能组成,论述空间布局与组织的基本要素和守则、空间环境设计的主要需求等内容,为图书馆的空间创新、空间再造提出一个功能和需求框架,为"第三空间"建设提供实施参考。
图书馆云信息服务等级协议(ISLA)通过量化参数以客观地测量服务的质量。综合云QoS参数管理的形式及典型的SLA参数,结合DigiQUAL+TM的研究方法,参考QoS的4个审视角度,以环境质量、交互质量与感知质量维度为研究对象,构建图书馆云服务质量概念模型,并通过实证来检验与修正概念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服务透明度、资源安全、响应速度、服务时间、共享性、合作性、责任管理和保障管理是ISLA的关键参数指标;图书馆云服务中资源的安全性、服务的保障性对图书馆云用户使用图书馆云服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分析国内外公益数字文化建设运行理念的异同。提出我国公益数字文化建设需要完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构建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等多级财政保障制度,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比例,构建公益数字文化基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结构,加强项目建设与公众的互动。
差错信息是组织的一类特殊的信息资源,是个人信息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施加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个人拥有的差错信息转移成为组织的共同知识。借助信息管理学的理论范式,从信息传递、信息利用和信息共享三个方面分析差错信息的特点。差错自我报告、差错他人报告和差错学习是实现差错信息有效传递和利用的主要途径。通过指定专门的机构管理差错信息、建立差错管理信息系统、培育良好的差错管理文化等措施加强差错信息共享。
将目前公共信息服务归纳为公办公营、合同外包、公私合营、特许经营、完全私营5种运营模式,从理论和案例角度阐述每种模式在交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优缺点及其作用条件。指出每种模式都有其适用性,需要立足实际,从公共信息的物品属性、公共信息服务的职能定位、公众的支付意愿、私人参与的能力与意愿等方面综合平衡来选择最佳运营模式。
建国后我国图书馆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既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也与广大读者的需求紧密相连。考察其具体的演进过程,不但可以了解图书馆事业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而且可以了解各个阶段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和读者需求的变化对图书馆的影响。这些对于构建全覆盖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比对美国《新时代的新角色:研究图书馆为研究生服务》报告和国内相关文献,辅以图书馆网站调研,发现中美图书馆都是以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教育培训、宣传推广和学习共享空间为主向研究生提供服务的。北美研究型图书馆在面向研究生提供图书馆指南、进行需求调研和反馈以及针对研究生服务进行岗位设置三个方面值得我国图书馆学习和借鉴。同时我国图书馆应该将自身视为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成员,针对研究生的需求探索服务对策。
简介科研数据应用的新发展以及科研数据权益管理的新挑战。描述德国国家科技图书馆的可扩展架构以及其中的科研数据入口网站GetInfo、永久性识别服务DOI、全球性数据引用服务DataCite等的实践成果,并讨论培养数据馆员的需求。这些服务可以增强对非文本资源的检索、标识数字数据资源、促使科研数据得到正式引用以及提升图书馆价值。
从法律规范、规划统筹、科学决策、考核评价、经费保障、资源建设、人才保障、服务创新和用户激励等9个方面,结合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借鉴泰达图书馆的成功经验,较为全面地探讨提升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保障机制。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一项重要惠民工程。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了解中西部地区文化共享工程不平衡发展现状,分析其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中西部地区要完善保障机制,实施创新战略的发展方向,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推动地区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面对日益膨胀的多语种信息资源,跨语言信息检索已成为实现全球知识存取和共享的关键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实用型的跨语言检索查询翻译接口,可方便地嵌入任意的信息检索平台,扩展现有信息检索平台的多语言信息处理能力。该查询翻译接口采用基于最长短语、查询分类和概率词典等多种翻译消歧策略,并从查询翻译的准确性和接口的运行效率两个角度对构建的查询翻译接口进行评测,实验结果验证所采用方法具有可行性。
在分析多样性类型的基础上,重点对信息物理、二次优化、社会化网络和时间感知4种提高个性化推荐多样性的方法进行概括、比较和分析,接着总结推荐系统多样性的主要度量指标。最后,对未来有等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研究指出:移动推荐系统的多样性和新颖性研究,信息物理方法应用于推荐系统领域的机理分析,推荐系统的时序多样性和计算量问题以及各种推荐算法的有效组合研究是未来需重点突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