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改革争议的基础上,分析学科面临的市场经济、数字革新和大众教育等环境变迁,得出一级学科定位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基本结论。论证围绕泛在网络组织信息并提供知识服务来深化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致力于专业性定位重构一级学科理论体系、推进本科教育改革和师资结构重组的变革愿景,建议以"信息管理"替代现有名称并达成发展共识。
对档案价值鉴定概念的定义不能仅停留在业务工作内容、程序和结果层面,而应尽可能地揭示其本质,明确其具体涵义,把精力集中在那些真正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上。任何一项价值鉴定,都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即鉴定主体、鉴定依据和鉴定程序。这三个基本要素影响和决定着档案价值鉴定的质量,即"价值三元组"。通过构建相应的作业模型,可以较为明确地认识"价值三元组"对合理判定档案价值的影响效用,从而更有利于我们深入开展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过分强调"直接鉴定法"的作用、重"原则"轻"规则"、混同"价值"和"意义"概念,是我国档案价值鉴定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三种主要思想认识偏差。充分认识职能鉴定法的工具意义,根据立档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完善的档案价值鉴定规则,将档案价值鉴定建立在评价档案的"确定性因素"基础上,才是我国档案部门应当选择的正确行动方向。
认为泛在学习环境中知识的共享模式在三个层次上进行,即:组织机构层次、机构与个人层次、学习者层次。无论是组织机构还是学习者,都与整个泛在学习环境进行着知识共享。例举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已经开展的泛在学习知识共享实践,分析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指出只有社会各界从技术与教育的角度持续作出努力,才能实现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共享的最优化。
指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服务定位欠明晰,缺乏长远规划;学科馆员服务水平低、动力不足,服务效果不理想;服务对象满意度低,参与热情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科服务的价值体现和这项服务的推进。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学科服务制度体系建设滞后,学校和院系层面的制度缺失,图书馆制定的相关制度也不完善,致使高校学科服务还停留在初级阶段。针对制度体系建设提出若干建议,期望能为学科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选取2012年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公布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图书情报学、管理学两大学科领域,利用Excel软件统计开设"知识管理"相关研究方向的科研机构及其研究生专业信息,发现知识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这5大专业中,并从基金资助、学位论文和研究方法3个角度对不同学科下知识管理的研究生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明确知识管理培养目标、完善知识管理课程体系、设置知识管理二级学科、编写知识管理权威教材和借鉴知识管理海外教育5个方面,探讨对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生教育良性发展的一些启示。
首先分析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嵌入教学环境的重要性,继而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资源与E-learning平台整合的现状,指出整合是知识服务理论的具体实践;然后以CALIS三期教学参考服务平台为例,分析高校教学参考服务平台与E-learning平台整合的模式并进行功能设计,最后介绍该模式在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整合试点进展情况。
以北京地区16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各图书馆和馆员对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认识、期望以及目前高校图书馆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障碍。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认为目前高校推行职业资格认证的主要障碍是缺少统一的行业管理及相关法律保障,如何妥善处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现行职称评聘制度及岗位评聘制度间的关系也是一大问题。建议采取与薪酬福利挂钩的自愿认证和部分岗位认证的方式,统一由权威机构和认证队伍负责推动,由高校自愿申请或由主管部门指定部分高校逐批推广,同时理顺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的之间关系。
指出随着资源量的不断膨胀,图书馆正把建设资源发现系统作为解决资源管理与利用问题的重要举措。结合山东大学图书馆在对资源发现系统功能的评估实践,提出参考咨询部门和技术中心共同实施评估工作;评估重点学科领域的资源发现功能;分类服务对象,制定适合特定读者需求的评估指标;通过热门课题中关键词的学术检索来测试元数据质量等评估策略,以期为今后国内高校图书馆在筹划资源发现系统时引领并探索出一条科学的评估之路提供借鉴。
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是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与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相结合的产物。首先,通过梳理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明确我国与先进国家在服务模式类型、层次、深度等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其次,选择限制移动图书馆服务普遍均等化的影响因素作为具体指标,对三种服务模式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以期发现其局限与不足;最后,提出全新意义上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框架。
深入分析美国大学图书馆实施PDA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藏书体系失衡、购书经费超支、项目推广的必要性、难以为重点读者群服务、无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员的选书知识和经验等,提出控制书目与控制PDA经费比例并举、采用灵活的经费分配方案、全面推广、设置分级制选书权限、开展馆员进修与读者培训活动等解决办法。
基于实证分析,对移动环境下辽宁师范大学师生的阅读需求以及阅读行为进行个体特征的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阅读行为呈现出零散化、片段式等特点,并且不同性别、年龄段、身份特征以及文化程度的用户在移动阅读目的(Why)、阅读内容(What)、阅读方式(How)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应该细分目标用户群体、提供阅读推荐和导读服务、明确移动阅读服务定位的相关建议。
认为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分析各种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案例,认为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普及时代即将到来;高频与超高频RFID在图书馆管理体系中都有成功的应用,各馆可根据各自的特点与需求做出选择;RFID技术不仅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而且是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从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共享空间)入手,对高校图书馆各种共享空间模式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从内涵和特征角度,对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从信息共享空间到学习共享空间和研究共享空间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模式进行比较。在介绍南非开普敦大学图书馆研究共享空间建设状况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共享空间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系统、全面地梳理科学前沿进展,提高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适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以乙酰甲喹剂型研发为例,在信息分析人员与科研人员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遴选检索点、观察点,通过文献专业检索,信息分步提取,构建1-模、2-模矩阵,梳理选择数据等步骤,采用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高频关键词分类排序等知识图谱方法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图谱方法能够揭示乙酰甲喹研究生长点、趋势及其实验检测指标,这与该研究传统选题结果基本吻合,而且观察更迅速、更直观、更系统,说明知识图谱方法可为科研选题提供更加有效的新思路和方法。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专利文献中发明人生产率分布的大规模数据,对洛特卡定律的适用性进行再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出洛特卡定律在专利文献中的良好适用性,同时预示着幂律分布这一支配着文献计量学三大定律的基本规律也适用于专利文献。这为计量学学科的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设计基于网络数据的时序主题演化系统Hot Topics Analysis System(HTAS),实现网络热点话题数据源自动定制、自动获取和自动存储。针对中文话题分析,HTAS集成了Google的开源分词系统IKAnalyzer,批量处理中文文档。采用LDA模型对网络热点话题主题进行提取,并利用时间标签发现热点话题,通过图标形式可视化展示其演化规律。通过"钓鱼岛事件"的实验证明,HTAS系统能快速获取、存储网络热点话题,并能有效地分析其演化趋势。
将"香农-韦弗"信息传播模式理论与网上公共危机的形成相结合,分析网上公共危机形成过程,即危机信息的网络传播与扩散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网上公共危机综合防范架构体系,即政府是危机防范的主体,网民的防范意识是基础,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核心,意见领袖的引导是关键,非政府组织是支撑,依法科学行政是前提。
以德温特数据库的专利信息为数据源,采用专利计量、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云计算领域的专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重视角,对云计算领域的专利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云计算专利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且美国的基本专利数量最多。从中观角度来看,在专利权人合作粒度上,中外具有较大差异性,同时,产生合作关系的专利权人在主营业务领域上具有相似性。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国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合作率和合作强度低于国际知名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知识的流动和传播以及国家技术生产率的提高。
分析social tagging与传统分类组织方式各自的比较优势,根据微内容内涵和组织特点,尝试构建微内容三阶段复合式分类组织模式。这三阶段分别是聚合阶段、机制设计阶段和成型阶段。聚合阶段按照信息类型对微内容进行聚合。机制设计阶段含分类机制和组织机制,分类机制从类别、词义、词型、词性角度融合tags与分面分类法,组织机制从匹配程度、层次关系和标引深度三个方面比较tags与传统主题词。成型阶段采用规范、吸纳、推荐三种方式优化tags,使其能够更好地管理微内容。
指出随着互联网中以用户创造内容为源的微内容规模迅速增长,微内容的去中心化与碎片化等特性使网民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加。针对微内容推荐同时受到用户主观偏好与用户感知行为影响这一特征,利用加速遗传算法对信息节点相似度的影响因素,从用户行为、内容偏好、社会网络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微内容推荐路径模型算法,并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注疏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为了能够利用计算机分析经典古籍和注疏文献中的信息,实现知识的自动重组和聚类,分析注疏文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结构化的知识表示方法组织经典古籍和注疏文献中的知识。并结合经典古籍注疏文献知识网络的基础框架结构,探讨经典古籍注疏文献知识网络中的知识组织方式和应用价值。
为跟踪国外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国外相关学术期刊论文为数据源,分6个研究主题对近10年国外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论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包括系统开发与设计、系统集成、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最后结合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综合评价国外近10年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的特点、不足,并提出国内研究今后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全面分析近10年来国外学者对开放获取期刊的相关研究,总结其现有研究成果。通过系统梳理国外开放获取期刊的现研究现状与热点,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实证研究样本数据范围受限,全面系统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匮乏;②评价方法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开放获取期刊的特质;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开放获取期刊质量评价模型。最后,就开放获取期刊相关后续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即应针对每个学科领域的情况,对比不同发展阶段,采用大样本量进行体系构建与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