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图书情报工作》注重自身定位的调整,通过自由来稿和约稿组稿,反映当前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变化。全年共发表文章651篇。这些文章的研究体现以下特点:加强知识服务研究,推动向知识服务转型;发挥理论引领作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力推专题研究,支持对重大问题的深度探索;坚持信息技术牵引、用户需求驱动的业务范式;重视情报分析与研究,深化图书情报服务内容。
从国家科学图书馆(简称"国科图")作为中国科学院Chief OA Officer和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关键推动者的角度,运用多维结构法提出了国科图开放获取战略框架,介绍国科图开放获取实践,包括协助中国科学院建立开放获取战略、组织开放获取研究和知识传播、建设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络、支持中国科学院作者发表开放论文等。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针对中国科学院数字科研知识环境建设需求,提出机构知识库发展策略和建设推广模式。机构知识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技术、服务、法律等复杂问题的处理与对策方案。以工作实践为基础,围绕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建设战略发展目标制定的系列推广与服务工作机制,对推广与服务实践中的制度、方案与工作办法进行说明。
传统出版社正大规模参与开放出版,这是各方博弈的必然。为把握传统出版社参与开放出版的模式与政策,指出传统出版社初步的多维度分析框架,并通过实例分析传统出版社全开放出版模式和复合出版模式,提出传统出版社在如何推进开放出版、如何调整权益关系、如何处理论文处理费等方面所面对的挑战。
提出开放出版支持政策的多维分析框架,从受资助者范围、可支持期刊范围、受资助论文的权益要求、经费资助方式、论文处理费控制、履行政策的检查机制六个方面,对国外典型资助机构和典型科研教育机构的开放出版支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是否支持复合出版期刊、如何保障开放出版经费、如何争取开放论文权益、如何支持传统出版社和图书馆平稳过渡等已经成为开放出版支持政策的挑战。
回顾SCOAP3的发展历程, 介绍其开放出版规范、经费保障机制、订购经费扣减模式及联盟管理机制, 分析其对学术界、出版界和图书馆界可能带来的影响。
基于对中国科协79种开放获取期刊的问卷调查,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障碍、计划与期望,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发展的态势,从加强培训和业务指导、重视平台建设、加强机构知识库建设、重视制订开放获取政策、探索可行的开放出版经济模式、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开放出版相关建议。
提出在源生数字、源生开放的影响下,开放获取期刊发展的新需求和新方向,据此重新界定开放获取期刊应该具有的新能力和新服务,为此重新定义包括期刊质量与影响水平、期刊开放程度和期刊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集。
ArXiv是一个由康乃尔大学图书馆运营的重要开放获取系统,在国际科学家团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推动ArXiv在我国相关领域的普及,促进我国科技界积极参与ArXiv预印本论文的存缴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于2012年8月发起成立中国ArXiv服务工作组的倡议,得到国内多家主要图书馆的响应。2012年10月22日,在"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上,国内10家重要机构成立"中国ArXiv服务工作组",主要探讨ArXiv在科研成果开放发表中的特殊地位,分析ArXiv在中国科技界的主要应用情况,研讨中国ArXiv服务工作组将如何更有效地推动ArXiv在中国科技界中的普及和应用。
通过对图书馆用户信息活动的研究,提出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的概念。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的产生受到需求无限性、有限性、层次性、图书馆核心价值等内在因素以及图书馆服务能力有限性、图书馆服务之间的差异性、制度变迁下的图书馆公共选择、图书馆环境与用户环境、用户心理等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能够促进其进步,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与创新能力,加剧图书馆之间对用户需求资源的争夺,使用户需求得到挖掘、放大与满足,对外溢上下游的图书馆起到示范作用,并能加速图书馆之间、图书馆用户之间马太效应的形成。
揭示面向知识创新的研究型大学知识整合机理,发现其内在规律对于知识整合效果的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知识创新导向的研究型大学知识整合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归纳出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中的知识整合具有适应融转机理、协同互补机理、动态择优机理、协调控制机理及自组织演化机理。
研究我国南宋郑樵的校雠理论和当代印度阮冈纳赞的分面理论的科学内涵及理论价值。郑樵知识组织思想既重视发现知识源头及组织分类保存,也重视在现存知识体系中为丢失的知识留下合理位置,还重视对以往知识进行专业化发掘与整理,以便于知识组织的完整和传承。阮冈纳赞注重继承和保存现有民族知识,注重为新知识在现行组织体系中预留位置,还注重推动知识组织理论现代化。
指出零等级数据经常出现在文献计量数据中,原有的洛特卡模型对此无能为力;针对含零等级洛特卡数据提出拓展模型,给出特殊的参数拟合方法,解决含零等级数据的拟合问题,认为洛特卡拓展模型不是洛特卡模型的取代者,而是其补充。
针对新媒体下开放的阅读环境、扩展的阅读对象、多元的阅读文化对大学生读者的影响,提出高校图书馆读者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对升级读者管理系统、创新导读工作、强化读者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和实践。
针对电子资源数量大、类型多、价格昂贵、销售模式多样化、用户对各种数据库资源利用不均衡、大学城中多数图书馆中文电子资源配置较齐全而外文电子资源配置不足及资源重复配置等现状,从加强电子资源协调发展、灵活采用联合采购和分工采购方式、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规则、跟踪用户信息需求等方面提出大学城图书馆电子资源合作建设策略,以期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结合工作实践,从电子资源的利用绩效分析方法、成本评估、使用效果等几个方面,对近几年南昌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绩效分析与评价,为图书馆电子资源订购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并对今后电子资源的发展与服务工作提出建议。
指出公共图书馆进行基于"城市记忆"的地方文献建设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与其他机构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认为在建设策略方面,应从文献收集、文献整理、文献利用等方面入手,开创地方文献建设的新局面,让公共图书馆真正成为"城市记忆"的记录者和保护者。
为充分发挥知识在组织科学决策中的作用,将本体机制引入信息服务领域以实现知识服务的解决方案,对基于本体知识应用的三个方向,包括知识地图、知识检索和知识创新等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以CSSCI知识服务为例,在假设CSSCI知识本体已经构建完成的情况下,提出并论证基于CSSCI本体的知识服务模式,即知识检索服务和科学评价服务,以提高CSSCI的服务质量。
认为文献、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性一般使用其参考文献的所属学科分类(subject category, SC)来分析,而WoS(Web of Science)提供的参考文献数据并不包含学科分类,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通过参考文献获取学科分类并分析学科交叉性。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从学科分类的数量、分布以及差异性的角度分析图书情报领域的学科交叉性并以叠加图(overlay map)进行可视化。指出利用参考文献的学科分类分析学科交叉性的方法可以扩展到其他研究领域。
认为对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系统中的重要调控节点做出全面、合理的判定利于监测预警、引导管控等工作的开展与优化。将超网络的理论、方法应用于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中重要调控节点的判定研究,并根据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网络模型(EIDSN)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系统节点介入调控能力的综合评判算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与分析。
介绍和总结华东师范大学连续三年利用h指数对教师科研论著影响力测评的工作,并通过获得的大量数据对h指数与论文被引数量、总被引频次的关系及不同数据源h指数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指出h指数在科研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普赖斯指数的类h指数——hp指数等改进方法及建议。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巴雷托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对体育学的亲缘学科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为:体育学科为知识输入型学科,其开放性和综合性不断提升;体育亲缘学科主要包括知识互惠型、知识来源型和知识输出目标型三类;在动态维度上又可分为稳定型、消退型和增长型三类。不同维度、不同视角体育亲缘学科的数目和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其知识输入或知识输出的比例要达到其知识输入或知识输出总量的1%以上。
从信息分析的实际需求出发,对与电动汽车相关的5 405条专利数据进行术语抽取、生僻术语识别和字段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关键短语抽取的方法可行,互信息抽取的术语所在文档的平均文档长度更接近集合的平均文档长度;摘要和First Claim字段的术语存在一定差别,但对分类或聚类同等重要;生僻术语识别算法能够发现生僻词和高频词的对应关系。研究结论可以为专利文本挖掘和专利信息分析提供结果和方法,并为信息分析工作提供所需的参考术语。
以探寻癌药物靶点间的潜在关联为例,对基于传递闭包的知识发现方法和Swanson的一阶知识发现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得到,运用传递闭包的方法获得知识假设,可能发现更多有意义的新关联,且得到较高查全率的同时,并没有牺牲过多的查准率。
以矩阵理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将经典向量空间模型中常用的向量和集合以矩阵的形式加以重构,并认为基于向量内积法的相似性计算与相应矩阵的乘法运算等价。结合稀疏矩阵和数据稀疏的定义,分析VSM信息检索背景下数据稀疏产生的原因;同时,讨论三种情形下数据稀疏对相似性计算的共同影响——部分毫无意义的时间复杂度。最后,给出规避数据稀疏问题的三层策略:文本级策略、文本集级策略和矩阵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