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和知识密集服务型活动(KISA)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视角下知识交换类型和适用的行业环境,从而发现:KISA更强调在新知识的共同生产中不同知识来源以及混合异质信息与知识的重要性,强调知识交换的非贸易形式。假设KISA是企业建立学习能力的关键成分,企业的创新过程与这种能力有着紧密联系,并以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典型代表的咨询企业为例,说明KISA如何帮助其进行创新能力建设。
危机情境迁移导致危机维度发生变化,使组成危机信息沟通内容的事件、能力、行动和结果信息不确定。通过情境类型、规模、空间与时间迁移的分析,构建多维的信息沟通模式,并通过管理人员、员工和社会公众对信息沟通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得出各种信息沟通模式选择的排序,认为基于危机情境迁移的信息沟通是强调情境认知的多维动态沟通。
认为对标准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其结果可作为标准制修订、发布活动和标准化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信息与文献领域的国家标准与发达国家的标准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信息与文献领域未来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政务网站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SocSciBot软件对科技部门户网站科技网群栏目内的地方科技子站的页面进行链接下载,构建社会网络分析数据集,围绕科技网群进行中心性分析、核心-边缘分析和聚类派系分析,从结构关系的角度揭示科技网群内部之间的联系,为下一步科技网群的建设提出参考建议。
首先对社区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与特点进行阐述,将顾客满意度理念引入社区信息服务体系中,对顾客满意度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借鉴经典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社区信息服务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测评模型进行检验和参数求解,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模型的可行性,并给出改进社区信息服务的建议。
针对虚拟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问题,总结虚拟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的特征,进而论述虚拟企业竞争情报构建的原则、基本原理、瓶颈及解决思路等核心问题,分析虚拟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要素,构建虚拟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
首先,采用文献调研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知识产权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活动四方面构建基于知识产权的长株潭城市群综合评价体系。然后,从实际应用出发,对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做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最后,提出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绩效,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的系列政策和建议。这些政策建议以案例和数据分析为依据,具有针对性和实际参考意义。
知识转移活动受到地理区域和这些地区自身资源的影响,而这些禀赋资源受到经济、教育、政治和社会等因素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文化。从阐述组织知识转移与情境的关系出发,对国外关于组织知识转移的情景研究进行分析,探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指数如何影响组织知识转移的实现。
通过对湖南省35家重点企业的专利信息应用能力、应用领域和利用途径的调研分析,发现企业专利信息的利用能力有待提高、应用范围有待拓宽、获取途径的选择应尽可能多样化。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专利信息分析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加大专利经费的投入和优化专利管理制度等。
把知识管理分为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和知识利用三个维度,构建组织忘记、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和知识利用之间的关系模型,揭示组织忘记对知识管理的影响机理,并对收集的248份有效问卷进行规范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忘记对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及知识利用都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这为我国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基于扩散和共享概念的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反映的均是组织内或组织间知识流动的状态和方式,但两者也同时各具更为深层的涵义。前者包含的范围更广,既包括知识溢出也包括知识共享。相比之下,知识共享的局限性较大,可将其视为一种更精确和可控的特殊的知识扩散。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统一于知识传递的行动中。
阐述本体协同构建研究的热点,分析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下协同构建本体的用户类型,总结必要的操作及功能,提出分布式加工、集中式存储以及模块式开发的DCM框架,并对框架中的元素和功能进行阐述。
本体映射系统分为通用映射系统和领域映射系统两大类型,从模型和流程视角综述2009年RiMOM、ASMOV、DSSim、OntoMap、OntSE五种本体映射系统模型,认为本体映射研究在关联数据等新兴前沿领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化。
在研究几种典型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案。该方案把应用案例作为本体构建的数据源和本体实用性检验的用例,详细给出利用该方案构建旅游领域本体的步骤和细节,实践表明该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将旅游领域本体应用于建设基于ontology的旅游线路自动生成系统和基于语义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两个方面,并给出前者的系统模型与后者的系统框架。
以《图书情报工作》为例,运用可视化技术,绘制并分析该刊2000-2009年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合著网络、机构合著网络及区域合著网络的知识图谱,认为该刊已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核心作者团队,形成一个以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为核心的庞大机构合著网络体系,北京在区域合著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最后总结该刊在合著网络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根据将创新分为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分类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创新的特点,在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高技术企业两类不同创新类型下的知识转化机理并提出相应知识管理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技术企业应当在三个方面提高知识转化效率: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知识库的不断完善,创新文化及激励环境的构建。
移动商务的兴起,为工作流管理带来新的研究问题。提出一个跨组织工作流分析框架用于对移动商务下的工作流进行分析。以中国移动SP准入管理和WAP增值服务访问流程为案例,通过面向对象Petri网对我国移动商务跨组织工作流进行应用建模。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构造SP准入过程对象通讯网,通过P不变量和T不变量验证模型对流程描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从网络计量学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中无标度网络特征量。基于无标度网络理论构建一种具有重构机制的加速演化无标度网络模型。该模型根据电子商务网络环境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随机加点、加边,随机去点、去边的特点,并通过重构机制增强网络的鲁棒性,可为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的电子商务网络环境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方法。
对道路运输信息化组成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依据道路运输信息化的特点,构造出组成道路运输信息化的因素集,并采用DEMATEL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因果关联分析,建立因素间的综合关联关系,反映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对重要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原因因素中居于首位;在各种原因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信息化综合效益结果因素表现突出。道路运输信息化组成因素间的量化因果关系为系统分析道路运输信息化组成因素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已有研究,从感知的有用性易用性、人口统计因素、感知风险,网络直接使用经验几个方面分析我国格尔木在职人员采纳网络购物这种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还针对地区差异增加了区域文化、快递服务两个因素,构建网络购物采纳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对结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基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和历史学四类学科期刊样本1980-2009年间发文量与被引量的统计数据,结合SPSS统计工具软件,分析4门学科期刊30年间文献增长的数量特征及其曲线拟合结果,并结合插值被引半衰期与B-K被引半衰期剖析两种文献老化测度指标之间的数量差异,以及两者共同反映出的科学文献老化趋势延缓与学科差异化特征。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定量化揭示影响文献老化的学科、文献增长、文献介质类型等外部因素及内在机理,以期对当前环境下科技期刊长期老化状况做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针对当前期刊评价中忽视期刊相对外学科的辐射能力的问题,结合情报学学科性、工具性并重的本质和情报学期刊所承担的学科内外交流的双重职责,提出情报学期刊评价新指标——辐射力,以期促进情报学期刊乃至情报学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出国内10种情报学核心期刊的辐射专题数、篇均辐射专题数、被外专题引用总频次、篇均被外专题引用频次,进而计算出10种期刊在2000-2009年的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