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调研,从机构库系统软件评价、数字资源管理评价、机构成员态度评价、综合评价以及实践建设宏观评价5个方面对国内外机构库评价研究进行述评。指出机构库系统软件评价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数字资源管理评价、综合评价以及实践建设宏观评价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论述善治体现社会权利的涵义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是一个还政于民、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应在善治目标的指引下,构建出能够反映善治目标的评价体系。以善治为视角,尝试从服务、公平、参与性、责任性、回应性、法治、透明性等7个维度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评价体系。
对图书馆核心价值命题进行界定,举要辨析中美两国相关研究的差异;提出图书馆法权概念,并应用其发展观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演绎和归纳;建立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模型,从图书馆法权体系、信息资源体系、综合价值体系、知识资本循环体系中分别提取出图书馆核心价值要素并得出结论。
在我国,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的实践和活动越来越多,极大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文章归纳社会力量办馆的独立模式(公益型和经营型)、募捐模式(捐助书刊、捐助钱物和捐建馆舍)、合作模式(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和民办民助)和志愿模式(一般志愿服务和专业志愿服务),并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与优势,有助于选择理性的方式来调动社会力量办馆助馆,为国家分类指导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提供政策依据。
图书馆发展必然走向低碳道路。介绍低碳图书馆的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图书馆低碳发展的趋势,总结我国低碳图书馆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低碳图书馆的度量标准和评价指标,研究图书馆低碳建设的内容。希望对我国图书馆的低碳建设与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论述小世界网络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相比,具有最快的合作收敛与信息反映能力,这点最显著的特征也符合信息传递的基本特征,再加上参考咨询网络所呈现出来的联盟性、非正式性和复杂性,参考咨询的信息传递也表现出小世界网络所表现出来的频率化、集聚化、中心化、零阻尼及鲁棒性特征。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是我国学科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审核。本文将按照类型抽样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选取部分学位授予单位的硕士学位申报材料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探析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现状,同时揭示本学科的研究新动向。
为寻求满足消费者信息需求的最佳途径,提出消费者信息行为数据库构建策略,在为企业提供制定营销战略依据的同时,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提供科学研究的数据基础。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基本满足当时教学之需。依据史料,从西南联大图书馆独特的采购制度、社会各界的捐赠、馆际互借等方面,探寻西南联大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经验,从而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设计学科文献核心出版社测算方法有三个重点:①筛选测算指标构成成分,形成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②选择测算指标间的赋权方式,运用恰当的测算数值运算工具,实现指标数据的精确分析计算;③利用可靠的文献出版分布密度统计分析理论和方法,确认学科文献核心出版社。研究结果是,在由馆藏文献指标、馆配文献指标和文献利用指标所形成的指标体系内,选用熵值法进行指标间权重赋值,使用excel电子表格作数据数值计算,采用布氏区域法测定学科文献核心出版社,最终以测算矩阵的方式呈现设计思想和流程,并利用实例验证测算方法的有效与可靠。
社区服务信息化面临着社区信息服务效率低下、协同服务能力弱及信息化需求压抑等问题。支持社区与街道各职能中心的协同服务,需明确社区精细化服务目标和原则,专门研制具有街道和社区工作和环境特点的社区服务集成信息化平台,将社区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在两个社区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上,即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和综合服务网站,实现社区信息资源高效整合,解决社区协同服务困境。
以2005年到2009年中国大陆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为分析对象,概括近五年来我国学者围绕本体与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重点,并从本体的理论研究、本体的构建、本体的映射等方面简要回顾此时期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与研究特点,总结出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针对目前运用引文分析法及布氏定律测定的某些学科领域的核心出版社,抽样的学科范围比较大,根据核心出版社理论进行图书采选难以保证采购质量的问题,提出基于学科细分,并以h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核心出版社出版优势及特点进一步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并以国内经济类核心出版社为例,借助“雷达图”这样一种分析工具来清晰直观地反映经济学各核心出版社的出版优势和出版特点,不仅可以使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经济类图书采购时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可以为更好地评价各学科领域图书的核心出版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运用文献调查、网络调查和比较分析法,在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政策文件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对美国28个州立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出美国州立图书馆馆藏建设政策的四大特点:乐于共享,积极交流;制订时间相差较大,时效性较强;明确馆藏定位,以图书馆目的为中心;重视特殊馆藏,强调地方特色。
通过对比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现状,论证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勾勒整合视角下的理论框架,探测体系内各类型学习者的需求倾向,进而构建以信息素养教师、学科教师和学生群体为主体,以图书馆、计算机基础教学机构、教师培训机构和面向社会的信息素养培训机构为客体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并针对资源整合、差异应对、技能深化、形式扩展和质量保证五方面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信息素养课程是本科生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从通识教育的视角提出信息素养通识教育课的理念,设计以科研选题为基点,以学术探究进程为线索的教学内容体系,并根据复旦大学信息素养通识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效果分析,总结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是支持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教育学原理总结出一些参考咨询员可以用来提升学生信息查询行为的指导策略,在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其信息查询能力。
分析基于Web2.0的信息素养互动学习平台的功能及其在信息检索教学活动中的积极辅助作用,介绍将课题研究与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阐明基于信息素养互动学习平台的信息检索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通过对国内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内容与方式进行网络调查,分析高职图书馆VRS服务开展的现状,指出目前高职图书馆VRS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对虚拟书库个性化书架构建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虚拟书架进行需求分析以及对它们的样式类型进行在线调查;接着分析网络虚拟书架的特征,其中读者参与制作个性化书架的创意体验是图书馆多元化服务的一个新趋势;然后重点探索虚拟书库技术实现的三个步骤,最后展望了未来虚拟书库发展的广阔前景。
通过对昆曲信息化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数据库建设、信息化人才建设进行调研,得出昆曲信息化建设虽具有面向知识的资源管理、面向知识管理的资源服务体系、完善政策资金保障等经验,但仍存在标准、合作机制和人才滞后等不足。为此,提出构建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政策资金保障、健全技术标准保障、培养综合信息化人才等建议,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分析现有图书馆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软件即服务思想的图书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介绍软件即服务的定义、特征和成熟度模型,重点阐述基于多租户模型的图书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多租户应用设计、可配置性设计和可伸缩性设计。对多租户信息系统实现中涉及的文件分布式存储、应用服务器的可伸缩性、数据库服务器的可伸缩性以及应用安全等关键技术作深入的讨论。
研究一种利用互联网已有资源就可以自动构建互联网资源知识本体的方法,从可以让用户对资源添加自由分类标签的网站标签中筛选出概念,根据标签与资源的关系,设计合理的规则,绘出概念关系网络地图,从概念关系网络地图中总结规律,分析出构建概念之间各种级系的合理规则,编成让计算机理解的网络本体语言自动构建互联网知识本体。根据概念匹配原则,系统软件可以自动套用预给的权威词典解释,也可自动读取百度百科网站相关的概念的解释,套入本体术语解释数据库。
网络用户行为研究大多采用Web用户日志挖掘,首先介绍Web关联规则应用的传统方法,并指出传统方法中忽略了用户兴趣这一因素研究,更多的是以网页高频出现为挖掘结果进行聚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eb关联规则挖掘、页面内容和会话相似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聚类出用户频繁访问的页面组,以发现网络用户行为的规律。在案例应用中,以上海某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研究为例,得出相关结论。
针对当前语义网技术在支持科研创新方面的发展,比较两个支持科学研究和学术发现的工具——哈佛大学信息搜索引擎Harvard Catalyst和语义网探索的科学家网络VIVO,包括两者在信息组织方式、系统架构、系统实现关键技术、数据来源、实现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分析VIVO所具有的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讨论当前语义网应用在支持科学研究上具有的特点。
以IS持续使用模型为主要理论基础,结合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质量方面的研究,将服务质量引入模型。将政府门户网站用户分为基本信息用户、信息交流用户和事务处理用户三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影响这三类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类用户模型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均存在差异。综合考察服务质量维度对持续使用意向的间接影响总和,信息质量、设计与功能、可靠性分别对三类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产生最大的正向影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和进展,产生“层次说”、“过程论”、“实用论”、“综合论”等四大类型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基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对我国60年来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阐述影响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形成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应遵守科学的移植原则和方法论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一个具有时代性、科学性的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
明代来知德在易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易学以《周易集注》为主。但此书版本情况比较混乱。据可见文献与现存版本可知,其书初刻于郭子章,在郭本之后形成张惟任虎林系统、史念冲刻本系统和刘安刘删芟系统。这三个系统即是来氏《易集》的早期版本。史念冲本不见翻刻,其他二系统则流衍较广。郭子章本今已不见,但张惟任本直承郭本而来,于众本中刊刻时间最早又未经删芟,因而其重要性显然易见。其他二系统亦较早,故极具校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