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传统超媒体系统局限性的基础上,讨论开放式超媒体系统的功能、定义和特点;介绍当前开放式超媒体系统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开放式超媒体系统的导航系统,构建导航系统结构模型。最后,利用Petri网技术对其自适应性和开放性进行验证。
从分析自适应超媒体系统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入手,概述自适应超媒体系统的技术现状。在深入探讨自适应展示和自适应导航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自适应超媒体系统发展的趋势,即基于结构计算的自适应超媒体和开放式自适应超媒体模型。最后,对自适应超媒体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概述国内外在信息构建与个性化导航相结合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该技术的出现对于超文本导航的信息流动具有特殊意义;以电子商务网站为例,建立起一个基于信息构建的个性化导航框架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论述基于信息构建的个性化导航模型的原理、结构与运行方式;着重研究信息构建技术在个性化导航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提出该领域今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网络空间信息表征方式及其特点的详细分析,进一步认识用户在网络空间中的认知过程及其浏览/查询活动中的常见认知问题,对用户与网络空间的交互机制以及基于语义的信息交互语境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智能导航对交互活动的支持因素。
以信息构建思想为指导,在分析智能导航的产生动因基础上,从网络信息空间用户信息活动的不同维度,深入探讨用户行为特性及智能导航需求形成的微观机理,建立智能导航的需求模型,并结合研究开发的实际提出智能导航开发周期的需求跟踪过程。
界定认知地图的内涵及其在超媒体信息空间环境下的特征,阐明有关特征的产生原因;论述超媒体导航认知地图的组成和方位信息与属性信息的表现形式。探讨认知地图的构建理论与方法,指出空间隐喻是构建超媒体认知地图的前提与基础,并概述国外认知地图的研究进展。
从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基本特征与功能角度阐述网络媒体具有传播模式稳定化、传播手段多体化、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主体平等化、传播形式比特化、传播速度即时化、传播范围无限化、传播本质品格化、传播行为简单化、传播环境自由化、传播结构立体化、传播数量无限化、传播内容特色化、传播功能娱乐化、传播角色个性化、传播基础发展化的特性,并就图书馆进军网络媒体、借助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窗口、谋求网络互动等方面进行发展探索。
根据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其处理的知识特点选择知识的框架表示方法,提出从知识标识、知识分类、知识背景、知识实体、知识评价槽及相应的侧面来描述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的一般参考框架,并分析可枚举侧面的值域。通过实例描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框架表示方法,认为文中的知识框架有助于知识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
指出五定律概念在现代图书馆学中已有新的发展,认为传统图书馆在观念、建筑、资源、技术等方面限制了五定律的实现。现代复合图书馆综合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为实现五定律奠定了基础。指出五定律对复合图书馆建设仍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从4个方面分析图书馆目前的用户需求,同时结合Serials Solutions、TDNet、1Cate等国外电子资源集成系统的实际经验,提出基于知识库的电子资源集成系统框架。从三方面介绍其支撑平台-知识库的内容,并分析知识库在集成系统内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系统的各功能模块,以期对实际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回顾信息学的发展历程,讨论信息学的学科特性和学科架构,认为信息学的本质是创造性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已记录信息的处理或管理等问题,帮助信息用户从认知上取用信息的语义实体,从而获得想要的信息;指出信息学的发展规律和新方向是以信息用户为核心综合运用认知科学、智能科学、社会科学等来研究信息(知识)的获取与共享。
简要回顾关于情报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对信息哲学的产生、定义、研究内容及纲领进行基本介绍;通过详细分析情报学与信息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伦理规范等方面的紧密联系,说明信息哲学是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将促进情报学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其确定整体观和基本发展方向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
介绍经典科学信息交流体系的几种Ⅰ型模式,提出科学信息交流体系的Ⅱ型模式。论述Ⅱ型模式的5种形式(私人交流、公共域或公共机构仓库、商业性左线出版、非商业性在线出版和作者付费开放出版),认为由于Ⅱ型模式业已形成,传统“纸”链文摘与索引服务模式(即Ⅰ型服务模式)已基本上被取代。
介绍RSS的概念、版本区别、国内的应用现状;分析RSS的几个特点,并归纳出RSS的工作模式。结合图书馆门户体系的特点,对RSS在图书馆门户体系中的应用优势进行研究,并对基于RSS Feed自动生成器和人工干预生成器的技术实现思路进行介绍。根据RSS的技术特点探讨RSS的一般应用模式,通过RSS在图书馆门户体系中的几个应用实例,就如何保障 RSS Feed的信息资源提出建议。
介绍舆图描述元数据规范的设计过程,并专门数字对象描述元数据设计指南为指导,从舆图本身的特性出发,分析舆图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确定舆图描述元数据元素集及著录单位。最后列出舆图描述元数据元素集,同时对一些特性元素进行分析与说明,并列举著录实例,以说明各元素及修饰词的应用。
探讨咨询机构在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咨询机构在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中位于可控支持网络层,是公共服务机构的一分子的观点;认为通过各种专业咨询服务、员工培训和人才流动等途径可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学习的顺利进行,并进而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完善。
面向学科领域,知识本体是数字图书馆资源组织最本质的技术和方法。为此,提出一个领域知识本体构建的基本过程,包括本体需求分析、本体构建规划、本体信息获取、本体概念及关系确定、本体形式化编码、本体的评价、本体的进化和本体的表示,并对其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作进入概要梳理和分析。
在对构成信息资源系统的三要素(信息资源的开发、组织与服务)的内容以及其间关联进行全面考察、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目标-原则-战略”的通用战略模型,构建出信息资源战略的一般模型;进而,基于信息资源战略层次结构分析,建立起信息资源战略的层次战略模型。
介绍入侵检测的概念及系统构成,指出入侵检测系统能弥补防火墙的部分不足,为防火墙规则更新提供指导,堪称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详细介绍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网络安全系统中策略管理、协议筛选、策略调整的特点,并介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概述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分析教育国际化将推动图书馆的国际化进程:教育国际化带来新的信息需求,并要求图书馆完善相关的国际化服务,如拓展馆藏资源,开设国内信息资源输出的国际接口和提供专门的留学信息服务;提出图书馆应从服务意识、服务对象、服务人员、服务内容和国际合作五方面实现国际化,为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对我国民族古籍工作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民族古籍工作的基本特点,即:地域的边远性、语言文字的多样性、布局的分散性、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国际影响的广泛性、宗教影响的长期性;结合民族古籍工作实际,提出民族古籍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实现管理一体化、结构网络化、保护法制化、交流国际化、队伍专家化。
签订许可使用合同购买电子信息资源的使用权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购方式的重大变革。许可使用合同的内容包括许可使用数据库的数量、费用、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条款。在签订许可使用合同时,图书馆应了解电子资源的著作权状态,明确授权用户、授权使用和使用限制,特别要考虑馆际互借条款、存档与永久使用条款、计价模式和付酬方法条款,避免签订含有对图书馆及其用户不利条款的合同。
对1994-2003年这10年间刊载在我国15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上的有关数字图书馆研究的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的内容具体包括:各年度发文情况、论文产出期刊源及其分布、论文及作者的地区分布和系统分布、作者人均发文量、核心作者的地域分布及其论文的主题分布等。从中,可以了解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论述计算机及辅助管理系统在当前的文献开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阐述属性论关于事物特征获取的过程, 提出选取相应的条形码、重量、指纹、视图等数字化属性检测技术,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馆藏文献自助借还集成管理系统-Self-ABRS,并简要介绍其功能、流程及工作原理。
认为数字图书馆不仅是全部数字化的图书馆,而且应积极融入民主社会环境,促进信息共用(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的形成。简述IC的概念、类型和发展历史,综述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探讨研究型图书馆如何结合IC的需要调整原有的电子阅览室服务模式;从资源建没、信息设施、读者服务和参考咨询馆员四个方面论述构建IC的思路,并讨论管理政策、系统合作和目标规划等问题。
通过系统而全面的文献调研,对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具体措施及其完善手段、学科馆员的职责作用、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等进行概括和总结。同时,对目前开展的学科馆员制度理论研究及实践探讨进行评价,并就学科馆员制度的推广及其他相关问题提出见解和建议。
以高校图书馆原文传递业务为例,定性地分析原文传递业务流程中影响用户满意度的三个因素:用户与系统交互的便利性、传递的速度即时间、需要支付的处理费用;探讨原文传递业务流程中应如何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问题。
从数字图书馆的现状入手,分析数字图书馆的企业化经营模式,重点研究国内外图书馆、软件公司和出版社三种主要模式的经营现状,并从资源、版权和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利弊分析。分别指出三种经营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取长补短的三方联合经营模式,以期有效解决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探讨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进行质量评估与效益评估的意义,介绍国内外虚拟咨询服务质量评估与效益评估的现状,着重论述两种比较成型的质量评估标准,即VRD数字参考服务质量标准、美国佛罗里达州立研究所与雪城大学信息研究所的数字参考服务质量评估草案:数字参考服务评估的统计、指标与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为案例,对此项服务的质量与效益进行评估。
认为针对用户需求开展营销活动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佳途径。结合国内外一些图书馆的典型案例和部分经济学原理,从如何充分挖掘读者需求、与读者建立密切关系、加强读者合作管理、整合图书馆营销体系等4个方面探讨图书馆的营销策略。
阐述提高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的必要性;对清华大学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系统THLVRS接受的访问量及表单咨询问题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用户范围、咨询问题类型;从FAQ库的建设、咨询解答的深度与广度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
选取1987-2002年经济、管理学科部分博士论文引文作为分析对象,对不同年份、不同专业论文引文保障率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馆藏保障和数据库保障的相互作用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信息资源的保障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须与学科发展同步;数据库、网络等对数字资源起到了明显的保障作用;提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资源配置应多元化的建议。
对美国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开发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My Gateway和M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服务内容、工作流程进行对比和详细介绍,而后描述其系统的体系结构、开发技术和实现的具体功能,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发展个性化服务系统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