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本馆收藏到无墙图书馆,收集、占有资源到适时供应,信息资源建设渠道的多样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体系等5个方面,论述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探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虚拟馆藏建设,特色馆藏建设,开发支持馆藏发展建设的专业工具平台和建立宏观调控、利益平衡机制等。
介绍数字图书馆门户的定义及其资源管理,分别对数字图书馆门户的信息资源建设和用户资源建设进行阐述,最后提出在进行数字图书馆门户的资源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简述近年来我国台湾地区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的概况;以该地区15所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政策为案例,对其基本项目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台湾地区藏书发展政策制旬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大陆图书馆界参考。
从4个方面揭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即:特色图书馆理论得到延伸与发展;技术创新研究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管理创新研究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服务创新研究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论述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本质特征,揭示知识、信息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知识管理不仅要努力发展新的技术工具和手段,更应对人的因素予以特别关注,并结合情报研究工作的实际提出一些看法。
在网络信息资源配置过程中,信息资源的质量、网络配置人员的水平、技术设备的先进性、网站配置的目标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最终配置效果。为此,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对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质量管理作一探讨,以实现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满足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
乾嘉学派和《四库全书》都是清代学术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并共同构筑了清代学术之辉煌。本文试探讨两者之密切关系,从而析见乾嘉学派对《四库全书》这一“千古巨帙”的作用与贡献,以及它对清代和后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及其时代特点。
介绍面向公众的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点及代表性项目,分析建设我国面向公众的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我国面向公众的数字图书馆的对策和建议。
指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做好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建议尽快制定我国国家图书馆法、地方及行业图书馆法规,使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持续向前发展。
结合国内外电子商务立法,从主体资格、知识产权、电子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对图书馆开展电子商务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从开放源码软件(OSS)“自由地创造、修改、发布和传播软件”的理念和因特网合作开发模式入手,结合UNESCO、OCLC和DLF应用OSS的经验,探讨如何应用OSS建立开放的数字图书馆(DL);从经济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比较OSS和商业软件;分析DSpace和SPT-CSDL成功应用OSS的经验;归纳OSS评估原则;讨论OSS知识产权和系统维护等问题。
数字化对象标识符既是一个标识符号,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编码、元数据、解析技术、相关原则和组织模式等。数字化对象标识符因其永久、惟一标识的特性,受到出版界和图书情报界的关注,并已在某些领域成功应用。
从参考服务产生之初的四大职能入手,分析参考服务模式的价值评价指标,得出的结论是:参考服务模式的选择要符合图书馆服务的用户群的实际需要。
分析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采用PC存在的问题,结合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需求特点,介绍Windows终端应用于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的优势。
对当前国内网络信息服务市场中市场主体的多元竞争格局、各类市场参与者的竞争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指出在现有竞争态势下,图书馆应协调好与其他竞争主体的关系,依照合作竞争、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对全行业的信息资源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整合后的特色数据库群形成对网络信息服务的细分化市场的全面覆盖,充当网络信息服务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零售商,并依此进行市场定位,谋求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介绍智能检索Agent和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在分析用户偏好知识、专家经验知识和网络信息分类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网络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维学习的分布式智能检索模型。
从培养目标、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教学资源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目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并针对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介绍数字版权管理的基础设施——数字对象标识符(DOI)系统的概念及其构成,阐述DOI系统的功能特征,分析跟踪DOI系统最新发展的必要性,并通过探讨DOI在电子书销售、参考文献链接、数字版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评价其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上网及其网站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指出目前期刊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分析《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出台的意义,评价其内容,并就如何实施提出建议。
论述对核心期刊认识上存在的几种明显误区,并就其产生的根源及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信息服务质量评估方法SERVQUAL和“期望—感知”模型的讨论,指出该方法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并对该方法和模型进行修正,建立起新的方法和模型。
指出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双方之间的中介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关系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分布状态,提出图书馆发展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新思路。
通过对我国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在1994-2003年间的被引、自引、互引、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对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地位以及核心期刊之间的引证和被引证关系作出测度与评价。
从拨捐学田刻书经费充裕、刊刻书院教学和研究用书形成书院藏书一大特色,以及山长主持刻书质量精善等方面,阐述书院刻书成为书院藏书重要来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