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不同场合听到业界一些学者对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前景感到忧虑,担心其即将“消亡”,一些学者认为危机与希望并存,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其前景是美好的。倒底应该怎么看待,怎么认识,怎么面对,怎么行动?我们认为这些是颇需集思广益的。为此特组织此专题讨论,先请几位学者开个头,其中王余光教授(本刊编委)又组织了几位学者参与讨论,对他们的支持表示深切的谢意。同时也欢迎业界内外人士继续就此问题发表高见。
概述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形势,指出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正陷入困境,分析造成这种滑坡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认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正面临新的选择和转折,并提出我们应当在5个方面进行努力。
前不久,本刊通过编委王余光教授就此专题组稿,他当即约请了深圳大学图书馆傅敏、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王子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刘兹恒、李常庆等几位专家教授作了一次笔谈,相信他们的看法对大家会有所启发。该文(包括小题目和次序)完全由他们自己汇编而成。
介绍学位论文数字化的特征,通过对我国学位论文数字化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
通过讨论学术信息交流过程和交流模式的变化,认为学术信息交流正处于以印刷本交流方式为主向网络信息交流方式为主转变的过渡期,但是由于不同学科存在各自的交流特点,以及科学协会的不同影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两种方式将不同程度地被各学科交流所利用。
介绍目前学术界流行的“生物经济将取代信息经济,成为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的观点,比较生物经济与知识经济各自的特点,得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所需要具备的特征。最后提出生物技术的发展突破不但不会取代信息技术,还会促进其发展。
通过对各种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力图较为全面地把握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的历史发展进程。
通过对各种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力图较为全面地把握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的历史发展进程。
通过对近6-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3种核心期刊有关咨询服务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总结我国咨询服务的研究状况及研究方向,并指出与国外图书馆咨询服务的差距。
以《化学文摘》和SCI数据库为统计源,通过对20世纪90-代中国化学论文、专利产出数量和SCI收录中国化学论文及其相对引文影响的统计分析,说明我国化学研究不仅在论文和专利的数量上已经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表明,我国的研究工作还未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还未做出有世界影响的研究工作。
从特征属性的角度探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第三代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特征属性的表现形式,并对第三代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从时间与空间边界、信息产权变化、配置成本构成等方面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配置的特点,提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策略有集成配置、虚拟配置、特色化配置和多机制配置等。
虚拟咨询服务即图书馆和信息机构在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服务。其主要形式有两种:基于电子邮件和基于实时聊天。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两种形式的虚拟咨询服务。
推荐书目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书目,在我国发展了上千-,积累了优秀的成果和优良的传统。在知识经济社会,推荐书目将朝着专题化、个性化、多媒体化等方向发展,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更大的可行性。
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对我国政府自身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电子政务的开展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为信息产业开辟了一崭新的领域,成为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新的助推器。
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到软件的专有权和社会共享权之间的利益平衡,在WTO环境下,确立我国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既要符合WTO标准,又要符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本文试图分析软件保护的法律特征,了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及各国关于软件保护的法律规定,探讨在WTO环境下我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及其法律问题。
在调查咨询的基础上,总结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探讨面向用户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的结构和特征,阐述实体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功能及其有机整合,以及形成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由信息资源中心、用户服务中心、研究发展中心和管理协调中心4大部分构成数字化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模式。
通过对民族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3个阶段的分析,指出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新时期发展战略面临的挑战,应当注意加强基础研究、积累与创新、理论思想、战略方案的研究等。
从USMARC、CNMARC各自的结构和特点、MARC的发展前景,提出对MARC转换研究的思考,指出MARC格式转换在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