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图书馆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由“图书资料储存库”变成“信息资源的通道”;由仅仅提供馆内服务发展到提供及时、广泛的虚拟状态下的信息服务。随着运作环境的改变,图书馆的综合实力,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及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变得格外重要。在这一前提下,笔者提出一个图书馆评估的新体系,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评估标准:①馆藏资源的数量和质量;②网络及数字化程度;③多元化的信息管理和服务;④全球范围内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⑤提供远距离学习和教育之环境;⑥馆员素质。
以中国信息化建设发展为背景,分析信息化发展产生的信息矛盾和与信息法关联信息的各种不同立法需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各类信息拥有者时信息立法的态度,以此为基础,勾画了信息法的三维框架结构,并提出完善信息法制建设的应对策略和目标。
讨论国家创新体系中信息流动的渠道、形式、内容和作用。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多个从事创新活动的主体组成的网络系统,个人、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技术和信息流动是创新活动的关键。
应用系统科学理论,提出系统中的有序和无序基本概念,分析影响图书馆系统功能的种种无序现象,并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提出图书馆系统无序现象的有效控制措施。
依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网络版)数据库,对《图书情报工作》载文被该索引来源期刊引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1999年出版的《图书情报工作》载文及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阐述该刊的载文特点及作者特点。
图书馆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对文献的需求,而文献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条件、社会生产方式、国家政策、经济运行机制、公民文化素质、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方式、文献价值观念、图书馆发育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等对人们的文献需求影响更为突出。
对《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以及各个机构依据其所编制的中文机读目录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从计算机环境、资源共享的角度,对机读目录格式的理解和使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主要论述网络信息服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原则和实施途径;倡导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详细阐述网络环境中的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安全问题的定义和主要种类,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分析它们在未来对某些领域的影响。
详细介绍Windows平台上的数据检索光盘网络系统的主要硬件功能和主要软件性能,并简要介绍建设光盘网络系统的几点体会。
以韩国数据库振兴中心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韩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状况、数据库质量、数据库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库的利用情况,介绍韩国的数据库政策,最后探讨韩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机会与面临的挑战。
指出传统的定额管理由于缺乏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横向比较,其价值逐渐退化,现行的量化指标评分制又带有主观感情色彩,认为图书馆量化管理的最佳改革方向,是用计算机进行实时计量控制,并提出用IC卡辅助计时、质量权值、竞相招标、定量填充等进行量化管理的新方法。
分析我国东西部图书馆存在的差距,回顾东部地区图书馆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指出东部地区图书馆的经验和教训对西部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探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文献信息“上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包括文献信息“上载”权的归属、文献信息“上载”的侵权及侵权损害赔偿、著者隐私权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根据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在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上的差异,从实践的角度对未来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学科建设提出建议。
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提出一些看法。
诞生于18世纪80年代的《四库全书》及其《总目》、《简目》与200年后相继编纂的《存目丛刊》、《续编》、《禁毁丛刊》及电子版《四库全书》的出版,构建了浩博宏富的“四库”体系,成为集中华古籍大成的璀璨文化宝库。然而,“钦定”《四库全书》的巨大缺陷,严重影响了其使用价值,理应进行正本清源的革新。
对一些学术研究上的不规范现象提出批评意见;认为掌握和运用好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通向规范化的最重要的途径;概述思辨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特征及其适用范围;介绍图书情报学中的一些重要研究方法,如逻辑方法、观察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实验方法、个案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
分析杜定友先生有关图书馆学教育的思想观点,指出学习杜定友先生的精神对进一步搞好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