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的发明有很深的渊源,并且有一个不断积累的由量变到质变逐渐完善的长期过程,其间很难划分出鲜明的分界时限。根据古代文献,结合近年来的考古实物发现综合考证,可以得出雕版印刷术产生于隋至初唐之际的结论。公元7世纪前期的佛像雕印是雕版印刷术的最初形式;8世纪大量出现的经咒印本标志着雕版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9世纪图文并茂的整部佛经《金刚经》印本说明雕版印刷术已臻成熟。
在总结和分析我国学者几种代表性图书馆哲学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图书馆哲学是图书馆学和哲学内在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和图书馆学提出的各种哲学问题。
介绍目前我国情报学的现状和情报科学体系的结构,提出理论情报学、应用情报学、情报技术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认为情报研究工作者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应加强情报学整体层次的研究,不断地完善情报学学科体系和层次结构,情报学才能生存和发展。
通过对5个大型电子期刊检索系统的比较,分析它们在收藏期刊的数量、学科范围、全文格式、系统检索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指出目前大型电子期刊检索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通过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相比较,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增补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并例举、分析了各种增补实例。
对全国5个较有代表性的书目数据库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中的书目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原因大致有各馆对中文MARC字段的理解不同,著录的繁简尺度不同,书目数据的交流和编目人页彼此学习探讨的机会都太少,等等。就此,提出MARC著录的几个原则。
从选题和信息的搜集、下载、整理评价、分析挖掘、产品制作等方面探讨因特网上信息分析与挖掘的过程。
从市场需求、传输技术、开放性、PC技术的影响和基于Internet的企业等5个方面,研究与Internet信息服务有关的问题。
介绍基于WWW的计算机远程教育系统(“信息管理远程教育系统”)的交互式主页的设计、组成、功能以及实现技术,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于2000年6月6~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6O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文化部副部长艾青春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
从系统功能、数据著录、数据库支撑环境、操作系统等4个方面探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选择问题。
比较全面地阐述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大量的事实,从理论上对加强我国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及当前的主要任务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对文献资源共享的影响,结合清华大学图书馆近几年的实践经验,阐述大学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源共享的三个层面,并探讨21世纪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在概述国内外远程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图书馆在远程教育中的角色和任务,分析如何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拓展和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在论述市场营销观念的变迁和网络营销现的实质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实施网络营销的必要性、可行性、目的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针对我国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和不足,提出我国信息服务业在21世纪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建成全国宏现数据库和微观信息系统的整体布局,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其产值达到信息产业的1/2。第二步,使我国信息服务业的重点完全转向电子信息资源,以传统信息资源为辅,实现信息网络化服务,最终达到国际信息服务业的水平,产值占GNP的40%以上。
信息管理学科是一门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给该学科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分析国内外信息管理学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实践,讨论面向新世纪的信息管理学科建设目标和措施。
论述21世纪图书情报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我国在继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强化图书情报人员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为所有人服务的,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指出公共图书馆不能归属人大常委会领导,也没有必要建立“社区图书馆”。
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俄亥俄大学图书馆的学科书目员制度和该馆的藏书建设体系,在将其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制度进行比较后,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组织制度和藏书建设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可参考借鉴美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