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狭义知识管理和广义知识管理的新概念,并从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概念入手,着重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阐述信息交流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就如何克服信息交流中的自然语言障碍、信息激增和离散式分布障碍以及信息技术障碍进行论述。
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1997~1998年13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发文选题与作者作了统计分析,论述我国图书馆学当前的研究状况、研究重点及作者概况,对核心期刊的专业特色作了大致分析。
通过对搜索引擎和传统分类法的比较,提出建立网上分类体系的原则和技术;阐述统一网上分类体系的意义,并提出一个分类大纲。
论述虚拟信息资源的含义及其意义,阐述对虚拟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对其进行组织管理的模式。
叙述通用中文全文检索系统H—QWJS的总体设计思想,给出该软件系统的主要特点、功能模块、数据库组织。最后简要叙述系统的运行环境。
指出在网络环境下,远程服务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形式,并介绍它的基本特征、服务方式和信息交流模式。
探讨域名使用中的权利冲突问题,介绍域名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协调的相关内容,并提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从理论角度分析信息的异化及信息异化的产生,论述信息管理的五大原则——净化、简化、优化、网络化、公共化。
论述我国开展图书馆目录利用状况调研的意义,指出目录利用状况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阐述质量管理体系出现并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我国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及未来;提出应从发展的角度论证我国图书馆应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提出用智能模糊综合评价的专家系统(IPAS)作为高校文献资料采购投资效益的分析工具,并对该工具在开发和使用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阐述。
论述优化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是实现传统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必要条件。
运用梯度发展理论,研究我国信息产业的梯度划分、布局和梯度间的转移,考察我国信息产业区域发展的机理,提出既要加强核心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又要注重区域间的统一规划和协调,以利于我国信息产业长期顺利的发展。
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文献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评述,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把此项研究向前推进一步。
对中美两国图书馆与情报学师资队伍(包括院长或主任)的年龄与职称职务结构、教师持有博士学位状况、教师的学科背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对于两国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中国科学院各文献情报中心负责人会议于2000年3月15~18日在四川省西昌市召开。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和各文献情报中心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共19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主任郭传杰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创建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科学院正在努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如何更好地眼务于科研、服务于创新、服务于社会;如何在创新中加强结构调整和自身发展,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围绕文献情报系统的战略定位、服务功能、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