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分析文献情报系统网络化与整体化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 ;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网络化的实践 ,得出加强网络化是实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整体化的关键的结论。
通过对 1981~ 1995年间藏书结构研究成果的定量考察 ,筛选出 17篇经典文献 ,11种核心期刊 ,6名核心著者 ,5种学术观点。
提出“网络信息资源”这一概念并对其含义进行初步说明 ;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网络信息资源加以分类 ,并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针对我国信息产品的粗放式生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提出若干优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措施。
在分析确定图书情报专家学术地位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论述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遴选图书情报专家的量化模型的过程 ,并对模型中的指标因素进行详细分级与赋值。
主要论述 :12 0世纪图书馆事业的地位与作用 ;2 2 1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 ;3当代图书馆事业的特征 ;4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观念要求 ;5对图书馆资源配置体系的重新思考。
简要讨论中国图书馆电子化发展的趋势 ,重点论述图书馆电子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认为图书馆电子化管理由 5大项 8个子项组成。最后 ,分析我国图书馆电子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主要论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及其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组织管理方法 ;通过对几种搜索引擎的实际搜索效果进行比较 ,建议图书馆馆员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深度标引和评价工作 ,有针对性地建设网上 Web虚拟图书馆 ,提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
阐述 Internet网上参考信息源的特点和开发模式 ,探讨国外现代化图书馆开发利用网络参考信息源的经验和对国内同行开展工作的启发。
探讨传统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生存问题 ,论述传统分类法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需作出的调整和定位。
依据港、澳、台图书的特点 ,以实际例子论述港、澳、台图书的主题标引原则和方法 ,指出标引中易出现的错误和如何按照主题标引规则进行正确标引。
对我国几种主要的编目规则进行比较研究 ,针对正在修订的国家标准系列 (报批稿 )提出意见和建议。
分析了“信息管理”学科内涵及影响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环境因素 ,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并对课程体系调整的实施提出有关建议。
指出目前某些人对图书馆学发展处于“低谷”的错误认识 ,分析错误认识的产生原因 ,说明走出“低谷”误区的方法和途径 ,规划图书馆学发展的未来。
分阶段描述 70年代中期至今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 (简称 OPAC)发展的主要特点 ,力图说明用户在 OPAC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只有具有内容丰富、检索功能强大、界面友好、面向用户的 OPAC,才能适应未来图书馆信息检索发展的需要。
认为《信息工作理论与实践》一书内容详尽 ,参考文献丰富 ,是对信息工作者有一定指导作用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