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文献情报工作的实践,就电子数据库受著作权保护的总前提、保护的方式、数据库制作人和有关人的权利,以及法律对数据库著作权人权利的种种限制进行了阐述。
探讨图书馆哲学和图书馆学在特性、任务和功能上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在中国古代藏书楼中,文献研究业已存在,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中,文献研究也已成为图书情报工作体系的基础,并对图书馆工作的学术性和社会职能的发挥起理论上的支持作用。
在概述国内外的信息化环境的基础上,论述转型期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根据学位论文引文的信息量、引文的新颖程度和引文的覆盖面,评价研究生的信息意识和吸收信息的能力。
对《图书情报工作》1989~1996年的载文、作者和引文情况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重点讨论该刊的载文量、论文作者群、作者合作度、系统与多产单位的分布和引文统计等问题。
介绍中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局域网建设的总体目标、网络设计原则以及图书馆在校园网上提供的服务内容,并给出系统配置和与校园网互联的拓扑结构图。最后,对系统运行进行了客观评价,同时提出了近期规划。
机读目录是在书本目录与卡片目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目录形式,它不仅兼有两者的许多优势,而且使目录体系更为科学,并由此对文献目录的编制与组织等产生一系列影响。
分析图书馆应用中文手写输入系统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中文手写输入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
针对《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第三版“地震学”类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5点修改意见。
在分析目前我国用户教育现状和介绍国外用户教育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探讨未来用户教育的三个趋势。
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九五”发展目标,探讨了中国科学院西南地区文献情报协作网的发展思路,提出更新思想观念、加快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和加强队伍建设的措施。
从本馆信息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陷入困境的原因,并就如何充分开发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出了对策。
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与教育现状出发,探讨世纪之交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影响,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地位及名称规范化、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等问题。
揭示我国当前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若干对策。
指出文献老化GM模型的基础在于文献老化是本征灰色系统,它适用于一般老化测度,适用于光滑离散函数,适用于历时与共时观察数据;认为最大引文年限是文献生产与交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反映。
根据对纽约科学、工业与商业图书馆的实地考察,简要介绍了该馆的信息技术装备、电子信息资源及其服务情况。
程焕文教授所著的《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评传》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图书馆人物的传记,具有体例紧凑、条理清晰、视野广阔、史料翔实以及考据严谨、推敲有据的鲜明特点,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图书馆事业近代史的优秀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