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了80年代以来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特点,综合介绍了研究者对比较图书馆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不同认识,描绘了80年代以来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概貌。
首先描述了中国图书馆经济学如何运用分支经济学视角研究图书馆在市场经济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继而简述作为部门图书馆学与部门经济学的该学科的发育过程、学科特色和意义等。
将文献传播活动所受到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和阻碍,即传播障碍归纳为9个方面,在分别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疏通途径,强调加强全社会的综合治理和宏观立法,并将文献传播政策纳入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之中,从而制定科学的传播政策。
对两个英语专业术语——“bibliographic(al)”和“bibliographic(al)control”的通行中文译法提出了质疑,以事实说明“bibliographic(al)”不仅可译作“书目的”,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译作“文献的”;而“bibliographic(al)control”则应译作“文献控制”才更符合理论提出者和阐释者的初衷。
从概述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基本状况入手,对比汕头科技信息服务业的现状,提出构筑跨世纪汕头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针对情报培训系统运行机制的弊病,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系统运行机制的整合功能、动力功能、定向功能、调控功能和发展功能的优化,并提出了管理体制和优化原则等方面的对策。
从理论上讨论了分类法与主题法的异同以及分类与主题逻辑组合进行文献检索的可行性。通过数据库检索实例说明分类——主题逻辑组合能达到较好的检索效果。
开展高技术情报跟踪与服务是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完成国家科委、科学院和国家863等高技术情报研究项目的多年实践,叙述了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创造良好的文献情报支撑环境,主动为高技术研究服务的几点做法。
调查数据表明,市民具有丰富和广泛的信息需求,并大量地利用个人和大众媒介等多种信息源,这种现象为图书情报机构提出了扩展服务范围和发展服务能力的强烈要求。
根据排队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图书馆阅览服务系统的运营结构,提出了判断该系统服务工作质量的数量指标体系,建立了读者流、阅览室服务能力、服务系统效益之间的合理关系,得到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阐明了应用该模型优化系统的途径。为图书馆整体设计和有效地运行阅览随机服务系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手段。
结合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的特征,提出了图书馆的经营思想,并就图书馆经营的具体内容、模式、方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论述,阐述了一些新的见解。
从我国地方图书情报工作的现实出发,论述了地方图书情报机构面向市场经济应确立智力与经济结合、用户第一和知识商品竞争的观念;建立行政、经济(市场)、社团多元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对地方性图书情报机构面向市场经济的内容和任务提出了一些初步意见。
分析了高校信息工作中的供求关系、用户需求心理和需求行为规律,提出以优化环境、开发资源和提供服务,实现用户需求行为。
探讨了图书馆业务培训中的“模糊”概念问题、层次性和培训内容的适用性问题以及学习动力问题。
对图书情报有偿服务的理论依据、范围、项目、作用、效果、“有偿”与“无偿”之关系以及对有偿服务的不同看法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整体情报检索语言中含有重要的术语因素,术语是介于主题检索语言与自然语言之间,并融合于两者本身当中的初步规范化了的自然语词,以术语词典代替主题词表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