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情报学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紧紧依赖于各个学科分支而又区别于各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独立的科学门类。因此,对情报学的研究应该首先着眼于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其中,对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来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科分支的发展规律,即学科的分支结构。
中国科学院干部进修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合办的、为期两个月的第一期图书情报管理研究班已于5月23日结束。学员共38名,系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34个院属地区馆、研究所和4个兄弟单位图书情报室的负责人。这期研究班的特点是学员年龄大(平均近48岁),文化程度高(大学毕业占76%,中专和高中各占13%)。
自从1978年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会议以来,各研究所图书、情报部门,在机构调整、人员配备、任务安排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对如何进一步搞好图书情报工作仍有不同的看法和议论。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人说的话,集团的决策,文献的内容,图表、公式、数据、照片等等,都是信息。人类就是根据信息进行判断、推理、证明,引出结果,从而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
前言科技报告是科研人员在围绕一个专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作的记录,是一种原始文献。科技人员都十分重视这种报告。目前科技报告的资料很多,如何把它科学地、准确地、迅速地提供给读者,便于读者检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图书情报部门的图书资料出纳工作,是直接面对读者,借还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它不仅是图书馆和情报单位为科学研究和广大群众服务的主要手段,而且还是藏书建设、目录组织和图书管理等工作的目的与归宿。因此,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信息量也日益剧增。据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一千多个学科,每年发表的论文达四百多万篇。
我国南方因气温高,雨量多,空气潮湿,书籍最易生虫,特别是套以布函的书籍尤其严重。湖南省图书馆发现凡有布函、布套的书几乎都生虫,馆内有部较完整的大佛经,每十册装成一函,套以四周封闭式的布函,每一册有一个布壳子封面。
最近对图书馆事业为四化服务和自身发展的有关理论、方法问题有了不少的新见解、新观点。在此,特就周子荣等三同志撰写的《从分类目录到主题目录——试论图书馆目录工作的重点转移》(刊于《图书情报工作》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本刊1981年第1期“工作经验”栏《刊名代号在中文期刊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从文章介绍经验来看,通篇谈的都是肯定的优点,没有不足之处,似乎完美无缺。但经过仔细阅读,结合实际情况来对比,在某些工作环节上,确有优点,但在另外一些环节上,还是有问题的,未便执一律百。以下谈谈我们的看法,作为攻玉之石,以求教正。
读林全旺、武德运同志编撰的《我国古书之最》及其《续补》(载《图书馆工作》1978年第4期、1979年第5期),受益非浅。现择其未备,辑录于后,以资参考。
从本世纪初开始,注明参考文献已成为科学工作者撰写论文时的一种习惯,几十年来,参考文献已成为科学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出参考文献或引文出处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它表示对被利用的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社会主义道德;在其它国家,这一点具有法律意义。其次,它留下了线索,为有关读者进一步探讨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