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钱三强副院长为本刊参考资料《计算机与图书馆》撰写的专文。现转载于下,以引起全院各级图书情报部门对自身现代化建设的重视、研究和探讨。
目前,有的图书情报刊物正在探讨情报工作与图书馆工作的关系,很有必要。讨论的目的在于改进图书情报工作,更好地为四化服务。本文仅就图书馆与情报机构的协作与调整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切科研活动,无论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发展研究,都是为了增加知识。知识用载体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文献。科研人员在其对大自然规律的探索活动中,一方面,其成果最终总是以科技文献形式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在其探索新知识的辛勤劳动过程中,又无一例外地都要利用科技文献而继承和借鉴前人和他人的知识。
《北图通讯》1980年第4期上刊登了北京图书馆标准化小组拟定的《全国文献目录著录标准(总则)(建议稿)》(以下简称为《总则》)。这一稿中第一次列入了报纸卡片目录和期刊卡片目录图例各一,虽然没有说明,但是从无到有,也值得庆幸,不过有些地方还需要商榷。从两个图例看,它们都仅只著录了正题名、其它说明文字、第一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月,即三个大项里的六个小项,其它均告阙如。
有关情报的知识是不是一门科学?《情报科学》杂志的创刊作了肯定的回答。情报科学有些什么内容?《情报科学》杂志一年来发表的文章揭示了它的大致轮廓,人们也还在不断地探索与开拓。
在去年七月的镇江会议上,与会同志对全国文献目录著录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了学术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认识。但由于会期较短,对一些问题讨论还不够充分。本文拟就下列两个主要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国科研管理研究会在4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决策的科学方法论学术讨论会,就我国发展决策科学。
《科技情报工作》1980年第8期刊登的“一条斜线的妙用”一文,介绍了王连祥同志用“斜线标架法”管理藏书,取得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先进经验,很受启发。
作者去年参加了中国档案代表团,先后对英国、法国、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四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专门对计算机在达些国家的图书情报和资料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考察。通过对达四国二十一个城市、三十多个资料档案和图书情报单位的参观访问,所见所闻甚多。
台湾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至1952年,是旧图书馆遭到战争破坏陷于停顿、新图书馆制度正在建立时期。在这期间,台湾有关当局颁布了“各省市公立图书馆规程”及“台湾省各县市立图书馆组织规程”作为各馆建立组织的依据,省、县、市图书馆依次设置。
众所周知,文献检索工作包括按文献编制检索工具和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两个方面。而理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主要是后者。近年来,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情报专业,培养专业科技情报人员,这是必要的,是可喜的开端。但他培养的人员数量在科研人员中毕竟仅占很小的比例,还是跟不上科研发展的需要。因为世界上每年要递增500多万篇科技文献,欲在其中广、准、精地收集本专业有关的文献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仅靠几个专业情报人员是远远满足不了的。专业情报人员在文献检索工作中的作用是辅导或负责关键课题的检索工作,具体的、大量的检索任务还得依靠广大的科技人员自己来做。所以我们认为,使科技人员普遍地掌握科技文献检索方法,是我国当前科技情报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而这项工作的基础应从学校做起。同时,就一个研究所的专业面而言,虽然相对地较窄,但其本身又可分为很多分支,甚至跨几个学科。这对于在人员配备上仅占百分之一、二的专业情报人员来讲,他们不可能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本单位的所有专业知识,仅凭肤浅的知识是完成不了检索任务的。科技文献检索的效果,除了取决于所掌握的文献学知识外,更主要的决定于专业知识。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召开的社会科学情报工作座谈会,于3月3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部分省、市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机构的代表38人参加了会议。
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国际文献工作联合会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主办的国际情报界教师和工作人员暑期学校将于1981年7月5日至29日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院组织,目的在于向有经验和称职的参加者介绍情报和图书馆学的新发展和先进的现代业务实践。